孟浩然《宿建德江》教学设计.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浩然《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汇报人:2023-12-25

目录课程背景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教学内容与步骤学生活动与互动教学评价与反馈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背景与目标01

《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佳作。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及《宿建德江》简介

01知识与技能了解孟浩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掌握《宿建德江》的背景、意境、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的朗诵和鉴赏能力。0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内心的羁旅之思和寂寞情怀;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目标与要求

古诗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因此,本节课以“初读——再读——品读——美读”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激活学生的情感,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徜徉在诗中,积累感悟。如音乐渲染、教师语言描述、图片展览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己品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悟诗。教学方法与手段

文本解读与赏析02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佳作。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文本背景及作者简介

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在这十分成功的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诗句意思详解

朴素自然01孟浩然的诗歌风格以朴素自然为主,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语言平易近人,不加雕饰。02情景交融孟浩然的诗歌往往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03韵味深长他的诗歌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诗歌风格与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03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诗人孟浩然及《宿建德江》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基调。情境导入通过描述一幅宁静的江边夜景图,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0102逐句讲解教师逐句解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重点解析针对诗歌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内涵。讲解诗句,理解意思

学生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味。范读引领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背诵指导指导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朗读背诵,感受韵律

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然的其他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相关作品欣赏文化背景介绍思考与讨论介绍唐代的文化背景和诗歌创作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030201拓展延伸,了解背景

学生活动与互动04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学生围绕《宿建德江》的主题、情感、意象等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并与组员分享。在讨论的基础上,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形成全班范围内的交流和分享。分组讨论,分享感受分享感受分组讨论

角色分配让学生分别扮演诗人孟浩然、江上的渔夫、岸边的过客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诗中的情感和意境。情感表达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孤独、寂寞、思乡等情感,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角色扮演,体验情感

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问题提出教师提出与《宿建德江》相关的问题,如诗中的意象解析、诗人的其他作品与《宿建德江》的比较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汇总,以报告、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意见,形成全班范围内的互动和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与反馈05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回答

文档评论(0)

177****78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