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乐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乐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乐山市高中2024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周时期,王及诸侯方国国君死后普遍实行多代集中埋葬于同一公共墓地的“集中公墓制”。春秋战国时期,以每代国君为中心的“独立陵园制”出现,秦始皇陵则完全脱离秦国芷阳陵区而自成一体。这种变化反映了()

A.血缘政治的瓦解 B.统一局面的形成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君主集权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至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从商周时期的“集中公墓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独立陵园制”以及秦始皇陵完全脱离陵区自成一体,这体现了国君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断增强,反映了君主集权的趋势在不断发展,D项正确;血缘政治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完全瓦解,排除A项;统一局面是在秦朝才形成,题干中春秋战国时期不能体现统一局面形成,排除B项;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刚刚形成,与材料变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2.公元847年,宣武节度使卢均推荐大食人李彦升考取进士,有人认为卢均“受命于华君,仰禄于华民”,不应该推荐“夷人”。于是,文学家陈黯专作《华心》一文,主张:即便生在中州,不遵行礼仪便是“形华心夷”;即使生在四夷,只要合乎礼仪就是“形夷而心华”。这表明()

A.人才选拔的方式改变 B.华夷观念不复存在

C.主流思想传承与发展 D.中央权威受到挑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卢均推荐大食人李彦升考取进士,有人认为卢均不应该推荐‘夷人’”和“文学家陈黯专作《华心》一文”可知时人有强烈的华夷观念,说明主流思想传承与发展,C项正确;材料讲述到选拔人才的方式依然是科举考试,人才选拔的方式并没有改变,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时人有强烈的华夷观念,排除B项;材料讲述时人有强烈的华夷观念,并没有讲述中央权威受到挑战,排除D项。故选C项。

3.元朝宁波港出口朝鲜的商品主要是茶叶、瓷器、丝织品、书籍等,进口商品有松子、榛子、铜、漆、新罗参、高丽松花、香红等;出口日本的商品主要是铜钱、香药、经卷、书籍、文具、唐画、瓷器等,进口的物品主要有金、银、檀板、硫磺、乌木等。这得益于()

A.元朝经济文化优势明显 B.东南沿海成外贸重心

C.朝贡贸易体系日益完善 D.政府逐渐放松重农抑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向日本和朝鲜出口的商品大多数为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和文化产品,体现了元朝经济文化优势明显,A项正确;元朝对外贸易状况得益于元朝经济文化优势明显,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元朝对外贸易状况得益于元朝经济文化优势明显,未涉及朝贡贸易体系状况,排除C项;仅凭材料内容,不能体现政府逐渐放松重农抑商,排除D项。故选A项。

4.乾隆年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外来棚民种苞谷,引起了纠纷和诉讼。对此,政府要求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棚民或分年退山或入籍编甲,此后“禁止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该案件可以说明()

A.人口膨胀激化人地矛盾 B.地方宗族势力影响扩大

C.社会治理面临新的形势 D.物种革新导致生态恶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朝安徽徽州休宁程氏家族因私自租让山场给棚民而发生纠纷,政府进行了处理,说明清朝存在棚民聚集过多与当地基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矛盾,棚民租种程氏族人山场与当地族人生活环境被破坏的矛盾,社会治理面临新的形势,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宗族与棚民之间的矛盾,并未涉及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地矛盾,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政府的处理意见并未偏向地方宗族势力,无法说明地方宗族势力影响扩大,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水土流失等问题,无法说明物种革新导致生态恶化,排除D项。故选C项。

5.观察如表,这一时期的商办企业()

1865—1884年商办企业表(资本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