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空中飞人”.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曾经的“空中飞人”

机型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人开始认真地探讨作战飞机从空中载体投放并再回收的可能性,并引发出有关“飞艇航母”的研究计划。军方对该项目的期望是延伸侦察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且为飞艇本身提供防御手段。

1924年底,美国陆航率先实现了子机从母艇上“起飞”后,再“空中着陆”的夙愿——“信差”式双翼机从TC-3型软式飞艇下部的释放架上起飞后,再次飞返母艇释放架下方,并与之对接,顺利完成“空中系泊”。1929年8月20日,美国陆航的哥顿大尉驾驶渥特·UO-1型双翼观察机从机场起飞后,迅速爬高并接近飞艇下部的悬挂/释放架,并稳稳地挂了上去,然后成功地将一名飞艇乘客接进座舱,之后脱离母艇,飞回地面。

20世纪30年代,信心满满的美国海军加强了将飞艇航母纳入议事日程的决心。经仔细论证,世界上第一支、也是唯一的一支飞艇航母部队问世!它由“齐柏林”飞艇公司的“阿克隆”号(Akron)、“麦康”号(Macon)硬式飞艇和6~8架F9C-2“雀鹰”(SparrowHawk)战斗侦察机(图1)组成。

因为飞机离开和返回母艇时风险很大,就像杂技演员表演空中飞人一样,需要技巧和勇气,所以部队有了一个浪漫的绰号——“空中飞人”。寇蒂斯飞机公司为此特制了飞机——F9C,别名“雀鹰”。雀鹰在猛禽中身形较小,恰与F9C敏捷娇小的外形相符。

一开始的F9C-1并不成功,军方对它比较冷淡。直到1932年6月,3架机号为A9056-A9058的生产改进型F9C-2才开始在新泽西州列克哈斯托海军基地正式服役。它们由“阿克隆”号飞艇携带升空,参加东海岸的警戒飞行。从9月至12月,共出动8次,每次留空时间1~3天。在此期间,F9C-2“雀鹰”战斗侦察机实施了多次空中起飞和回收试验。

F9C-2采用带支柱和张线的双层机翼、半硬壳式全金属机身、敞开式座舱、裸露的望远镜式射击瞄准具、带流线形整流罩的固定式后三点起落架、用环状整流罩包裹的星形空冷活塞式发动机,以及两挺巧妙地穿过发动机汽缸组的前射机关枪。其最具特色的地方是高矗在重心上方的带钩铁架子,这是飞艇携带的飞机独有的关键设施(图2)。

当“雀鹰”低速飞近母艇腹部的悬挂/释放架时,飞行员必须准确地将本机挂钩挂上释放架末端的横杠,经确认后即可拉动手柄将挂钩锁死。此时,一面小绿旗会自母艇降下,给飞行员“连接成功”的确认信号。然后释放架斜杆落下,将飞机后背按住,以消除机体晃动。这时母艇就可以放心地通过悬挂/释放架把“雀鹰”收进飞艇内巨大的机库。当“雀鹰”需要离开母艇时,先由悬挂/释放架把飞机下放到母艇外面,再用母艇电源启动飞机发动机。当飞机挂钩从释放架横杠上自然滑出时,飞行员稍加油门,飞机即可转入自由飞行。

“空中飞人”部队为每一架“雀鹰”都画上了卡通队徽——两名身穿黄背心和红短裤的杂技演员俏皮地飞荡在空中,他们伸出的双手正在努力地迎向彼此……

1934年,“麦康”号飞艇携带4架F9C-2参加了美国西海岸的海空大演习,这是它们最后一次为公众表演。F9C-2索性拆除了起落架,和母艇一起进行了壮观的编队飞行。1933年和1935年,由于两艘飞艇先后失事,“空中飞人”部队烟消云散。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昙花一现的飞艇航母早已被历史淹没。而目前还存世的唯一一架F9C-2“雀鹰”飞机在航空迷的努力下已恢复原来的俏丽风采,被永久安置在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内。

模型制作

好友钟大侠决意改做动态模型后,让我等去他家“打劫”。笔者一眼就看上了这架罕见的F9C/2F9C“雀鹰”1/32模型套件。其怪诞的外观和传奇的名声使笔者早就垂涎三尺,十几年前还专门写过介绍它“生平”的文稿。该套件出品于Williams模型公司,开模于40年前,翻模于20年前。客观地说,其品质一般,板件偏软,最要命的是零部件没有任何组装定位标线和卡榫,完全需要自行查找资料了解飞机部件形状和组合位置。

第一步就是尽量收集文字资料、图纸和历史图片。按照笔者的“恶习”,在消化说明书之后,总要先编写一份详尽的工艺流程,并在制作过程中反复修正,以求只走“捷径”、省工省料。到模型竣工时,它已修改了14版。

自2013年元旦开工,虽然断断续续的,但每个周末至少会做上几个小时,完全是一种别样的消遣和享受。首先剪下零件、分类保存、削去飞边、假组……然后加工汽缸、组装成完整的发动机,预涂黑色,并予以旧化。将黑褐色彩粉扑打在上面,增加些许“沧桑感”(图3)。

因为座舱内各设施没有定位榫,所以需要参考实物照片自行划线,反复假组。另外加工改造了一些细节物品,例如开关盒、手柄、缆线

文档评论(0)

dreams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