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消息》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消息》教案

八年级语文《消息》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八年级语文《消息》教案

八年级语文《消息》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八年级语文《消息》教案1一、教学目标:

1、学习消息的根本特点。

2、把握消息的要素和构造。

3、运用相关学问和方法进展消息写作。

二、教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有关消息的文章了。我信任大家对消息有关的学问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把学问学到手,用到手,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学习写消息”,一起扫瞄“学习写消息”的相关学问。(出示第一屏:学习写消息,展现教学目标)(学生看书后,对“消息”的有关学问进展回忆、对比、争论、沟通、复述)。明确:消息,就是新闻。它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准时地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展报道的一种文体。(出示其次屏:消息的特点)

(二)讲解消息的要素和构造

1、学问讲座

消息的六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结果如何。

消息的构造: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后两局部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八年级语文《消息》教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2、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分析它的主体和导语,体会消息在构造安排上的特点。

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事实1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据长江南岸。

事实2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据广阔南岸阵地

事实3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成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反抗之敌,占据南岸阵地,掌握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导语

次重要事实

再次重要事实

主体、更次重要事实

最次要

事实

(三)、写作实践

1、沟通互动,成果展现

以小组为单位,展现自己搜集的消息,进展“好消息奖”推选,评出一、二、三等奖。

八年级语文《消息》教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2、就本活动撰写一则短消息。

评比标准:

1):新闻要素完整,时效性强,角度新奇,内容充实。

2):语言简练,100字以内。

(四)、作文

就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地社区,最近发生的好玩或特殊的事,写一则消息。不少于500字。

八年级语文《消息》教案2教学目的:

一、懂得消息、通讯在报纸中的作用。

二、把握消息与通讯的一些常识和阅读消息、通讯的方法。

三、连续培育读报的习惯。

四、进展爱国主义训练。

重点和难点:

一、研习消息的六要素和构造五局部,结合例文研习阅读消息和通讯的方法。

二、如何区分消息与通讯。

教学时数:二节

第一节

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导入

八年级语文《消息》教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二、提示:课文由正文和例文两局部组成。正文前局部介绍消息、通讯的学问,后局部介绍方法。

三、分析:

争论:正文的一至四段可分两层,怎样分?

明确:第一段为第一层,说明消息、通讯的地位。余下的为其次层,说明它们的特征。

2.第一段的最终一句用的是哪一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谈论,提醒了前一句所介绍的消息、通讯的.意义,说明它们在报纸中占主要地位。

3.文章怎样说明“消息”与“通讯”的。

(1)用解释概念的方法说明。(2)用比拟的方法。

消息与通讯同:用事实说话。

异:通讯的内容比消息详尽、详细、形象。

五、指导略读消息(一)《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所得》

(二)概述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三)提示:这则消息报道许海峰百步穿杨居魁首只用了三句话,而通讯(一)则以较大的篇幅对许海峰夺金牌的事迹作了具体报道,下面我们学习这篇通讯,留意比拟它与消息(一)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八年级语文《消息》教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内容详尽、详细、形象,而消息(一)的内容则简明扼要。

讨论本文的表达方式:

本文以表达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谈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小结本课内容。

布置作业:

1.解词

表现不俗炎黄子孙人头攒动

文档评论(0)

武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