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老舍先生.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你所不了解的老舍先生

老舍,这个平民作家老舍,一生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了庞大的贡献。

他朴素,书房只有一个桌子,一个椅子和一张床,这种书房是有两大好处的:既可以安心写作,累了有可以躺在床上闭眼休息,大概只有老舍先生才这样想把。他勤劳,他喜爱养花,这是人人都可以肯定的,养花是很辛劳的,他和他的夫人胡絜青在大雨来临时得把院子里100多盆花都搬到屋子里,天空晴朗时有得把屋里100多盆花搬回院子,这种状况下他都可以接受,他肯定很勤劳。

他好客,客人来的时候,他都热情招待,握手虽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倒茶虽是缓缓的,但是很彬彬有礼。在客人来时,他会把他藏的平常都不舍得喝的酒招待客人。

他多么好客呀!他平易近人,他帮助盲艺人组成队伍,让他们生活有了出路,他帮助老百姓解救芝麻酱的问题,让他们冲新吃上香喷喷的麻酱面。他热爱生活,他有好多爱好:藏酒,养花,养猫,藏画,打拳,喝茶,书法,绘画,说相声,收藏古玩······他有着这么多的合格品质,我们应该多多学习他的这些品质和优点。

在我心目之中,老舍先生是永生的,我时常深沉地怀念他。因为,老舍先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的著名现代作家。

是我文学编辑生涯唯一联系最密切的作家。老舍先生弃世是使我受到震撼最为激烈的伟大作家。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读高中时,跟老舍女儿是同班同学。校长是一位民主人士,他特意邀请老舍先生来给中同学讲课。

学校原是京师衙门,大堂就是讲课的礼堂。此前我已读过《骆驼祥子》,不禁想象老舍会是什么样子。

他举步迈进高门槛,缓步走上大讲台,圆脸,分头,戴着黑框眼镜,笑呵呵跟同学打招呼,露出浅浅酒窝,和气,慈蔼,让我们感到温馨,舒坦。此前,我没见过所读作品的作家本人,而今第一次见到,略有一些出乎意料。

原来作家就是这个模样,跟一般家长也差不多,没有架子,没有傲气,朴素,亲切。但他的谈吐举止,优雅,风趣,显然是位学者智者。

这便是用文字吸引我们、打动我们,愉悦我们,启发我们,帮助我们更清楚熟悉现实和历史的人。他那慈蔼的神情,他那优雅的气质,后来成为我与作家们打交道时了解对方的一个重要标尺。

此后不久高考我报名北大中文系,实际也跟这次难得的际遇不无关系。老舍先生是以其人其文和百姓知心、为民众领路的人,真正的作家,就应该是和百姓知心、为民众领路的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我在《人民文学》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已经八年,拜访过所有在京的现代作家。但那大都是一般性组稿,唯有这次向老舍先生专题组稿,请他写骆驼祥子在新社会的剧本,历时两三个月,联系得最密切,接触得最亲近。

经典长篇《骆驼祥子》,早已由著名导演梅阡改编为话剧。这一次是老舍新创作,并非原剧续篇。

1957年巴金主编的杂志《收获》创刊,推出老舍名剧《茶馆》,这使新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的剧作家陈白尘非常羡慕。他希望组织到与《茶馆》并驾齐驱的新戏,发于《人民文学》。

后因大跃进导致大饥荒,不便采访,计划延迟。1964年初,征得老舍先生欣然同意,我分头与北京市交通局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联系,都得到了热诚赞助。

那一年春节期间的一天,老舍先生65周岁诞辰前后的日子里,我陪同北京市交通局的领导和几位拉洋车出身的干部,来到丹柿小院,向老舍先生汇报解放以来三轮车工人的生活状态。老舍热诚接待我们,谈到中午,他特意请大家到萃华楼吃肘子,那时就是最高档的饭庄最名贵的菜了。

为了深入了解新社会里的骆驼祥子,老舍曾在我和交通局干部陪同下,多次前往北京站等处三轮车站点采访。在简陋的木板房里,老舍和工人坐在一条板凳上,欢声笑语话家常。

对老舍的问话,工人们都抢着回答。老舍认真听,并做简要记录。

经过一段时间,老舍写出了新戏第一幕,把我和人艺的演员,其中有曾演过祥子的李翔,找到他家去,听他读剧本。说实在的,我没有听出所期望的《茶馆》味道,李翔他们也默不作声。

老舍抚摩着稿纸,不禁叹了口气:“往下,可该怎么写呢?〞后来,他慨叹地向我表示:“现今流行‘打野鸭子’〔当时正在上演配合政治任务的话剧《千万不要忘记》,戏里的一个重要情节是打野鸭子〕,咱写不来这玩意儿。〞从此老舍搁笔,他没有让自己的笔裹进斗争为纲的风雨里去。

而他本人,两年之后,却被那场史无前例摧残人性、灭绝人道的“文化革命〞腥风血雨裹挟进去,遭毒打,受凌辱。鬼魅横行,群魔乱舞,这世道怎么了?太平湖畔,彻夜思忖。

为尊严,为清正,为促使后人觉醒,他成为了二十世纪的屈原。“文革〞逼迫一批正直人士决然自尽,使我最不理解最为痛心的是老舍先生。

现代作家之中,他是唯一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大师。新中国建立十多天,他就匆匆海外归来。

刚踏上故土,他说:“我的泪就不能不在眼中转了。〞他曾经表示:“我凝视着社会,随时想叫我的笔追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4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