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文化概论》第07章.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教师用书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中国文化概论》教师用书内容提要(一)一、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一)天学:中国在天象记录方面的连续性、完整性、准确性,并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即浑仪。中国远在一万年前氏族公社初期的“人皇氏”时期,就发明了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叠相搭配以计日的方法,这是人类历法的开端。(二)数学:十进位值制;《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宋元算学。(三)医学:中医学是至今依然屹立于现代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内容提要(二)二、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四大发明中国素以四大发明饮誉世界。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三、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实用性;整体观。(二)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封建制度的扼制。实例分析(一)一、根据以下参考资料,指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参考资料一: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参考资料二: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实例分析(二)二、根据以下参考资料,分析导致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参考资料一:明太祖朱元璋将司天监呈上的水晶刻漏击碎后,二百年内中国天文学得不到官方支持,几乎陷于停顿。参考资料二:儒家思想强调“学而优则仕”。参考资料三: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在五次会试均未考中的情况下,把主要经历转向科学技术,写成了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地理学家徐霞客,对科举考试不感兴趣,一生游历名山大川,将其研究成果汇编成地理学名著《徐霞客游记》。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三次乡试都未考中,历尽千辛万苦,用了三十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相关补充(一)一、“官僚封建制度”束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李约瑟)李约瑟博士(JosephNeedham,1900—1995),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和中英文化交流的“人民友好使者”,撰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二、中国人缺乏归纳法的科学思维(任鸿隽)任鸿隽(1886—1961),化学家和教育家,辛亥革命的元老,我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我国最早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月刊的创建人之一,并长期担任领导工作,也是杰出的科学事业的组织领导者之一。相关补充(二)三、东方农业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阻碍了科技的发展(魏特夫)魏特夫,全名卡尔·奥古斯塔·威特福格尔(KarlAugustWittfogel),原系德国犹太人,早年在大学攻读中国学和经济学,1935年来华研究中国的经济、社会与历史。四、鄙视劳动,无法产生试验科学(竺可桢)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相关补充(三)五、实用主义盛行,不重视理论抽象(钱宝琮)钱宝琮,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中国古代数学史和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率先为大学师生和中学教师开设了数学史课程。六、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冯友兰)冯友兰(1895—1990)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习题参考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哪些伟大的成就?2.试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3.近几百年中国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是什么?参考文献(一)1.曹顺庆.中华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3.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张文彦主编.科学技术史概要.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彭付芝.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7.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黄鸿春.从文化史看中国古代科技向近代发展的艰难.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参考文献(二)9.张涛光.中国古代科技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3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