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年高三高考押题(一)历史试题2.doc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年高三高考押题(一)历史试题2.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考前须知: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复第1卷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答复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完毕,将答题纸、答题卡上交,试卷自己留存。

第I卷〔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大传?载:“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这旨在强调

A.嫡长子的特权地位

B.血缘与政治的结合

C.宗法尊卑等级关系

D.宗法制的社会作用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引文大意为:国君有管领宗族、聚合族人的职责,在全族晏饮时,族人与国君在序昭穆和年后依序列入座,但是族人就座时不能太靠近国君,必须保持一个适当的间隔,以此来表示对国君的尊重,说明了宗法尊卑等级关系,故C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等级关系,没有对嫡长子特权进展阐释,故A项排除;材料中无法得出血缘与政治的关系,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宗法制的等级关系,没有对社会作用进展阐释,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的关键是对史料信息的准去解读,文言文是学生解题的障碍,其主要反映的是等级关系。

2.以下图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此图反映了当时

A.中外丝绸贸易兴旺

B.中外经贸交往频繁

C.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D.中外文明交流互通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所示为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的泉州开场,到达非洲与亚洲的印度与土耳其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外文明得到了交流与互通,无法得出其丝绸贸易的开展情况,经贸交往是否频繁,以及中国国际地位是否进步,故D项正确;而ABC项的表述均在示意图中无法得出,故ABC项排除。

3.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一样,合格殁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推动文化的多元开展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唐代设置道举考试的原因是唐代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唐代皇帝选择老子为其始祖主要目的在于为稳固统治效劳。因此选择B选项。道举考试并不影响明经科所以并未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所以A选项错误。选拨方式上看也没有可以冲击世家大族的意图,因此C项错误。明显的意图不在于推动文化多元开展,因此D项错误。

4.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认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经济开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理学认为人性违犯天理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开展

【答案】A

【解析】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是明末商品经济开展的背景下,市民阶层的根本认识,而儒家学者将之给予肯定,是适应了商品经济开展的潮流,而这又与传统的理学家所提出的思想不一致,应选A;世俗化不是明末儒学的主流,明末儒学的主流应该是理学思想,故排除B;C只说到了题干的局部内容,故属于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题干说的是儒学思想而不是市民文学,故D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5.19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商务〞“商战〞“商业〞“招商〞“商办〞“商局〞“商会〞“商部〞“商学〞“商政〞“商校〞“商法〞“商报〞等。这一时期“商+〞思维反映出

A.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受到关注

B.实业救国思想已经蔚然成风

C.重农抑商经济政策遭到否认

D.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当时商的名词非常多,说明大家都非常关注近代工业,表达了中国现代化问题受到社会社会的广泛关注,A项正确。实业救国的思想在19世纪后期才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不能通过商的名词非常多,推断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否认,排除C。题干反映的主要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要求,而不是政治诉求,排除D。综上所述,此题正确答案选A。

6.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据下表推断

A.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

B.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

C.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兴旺

D.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开展弱于上海

【答案】D

点睛:此题题中给出了表格,要从表格中读取有效的信息。解答表格性的问题

文档评论(0)

189****9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