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段1#桥梁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和下段-施工图-桥梁-01-01PAGE1/NUMPAGES10

下段1#

下段1#人行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附属于开州区小江流域丰乐、白鹤等乡镇河段系统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四标段)天和下段,为新建人行桥,以沟通两岸交通。新建人行桥为13+18+13m预应力连续现浇箱梁桥,桥梁全长48m。

二、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规范、资料

2.1设计原则

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

2.2设计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四级公路

设计时速:20Km/h

设计荷载:人群荷载4.5KPa,并以公路-Ⅱ级汽车荷载复核

护栏防撞等级:A级

桥面标准宽度:净-4.5m车行道+2×0.5m防撞护栏=5.5m

桥梁横坡:车行道单向2%

设计洪水频率:1/50

通航:无通航要求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抗震设防基本烈度Ⅵ度

桥梁抗震类别:D类

桥梁抗震措施等级:一级

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设计环境类别:Ⅰ类

2.3依据规范、资料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3362—2018)

《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T3365-05—2022)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年修订版)

《公路圬工桥梁设计规范》(JTGD61-2005)

《公路桥梁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327-2016)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15)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

其它相关的行业规范、规程与标准。

本项目地质勘查报告及水文、水工等专业相关报告

三、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3.1水文气象

桥址区春季气温回升较早,但常受寒潮影响出现倒春寒,初夏雨量丰沛,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无严寒,云雾较多。

根据流域邻近的开州区气象站1972年~2016年实测资料统计:雨季从4月延续至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7.4%,12月至2月是流域枯季,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37%。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60.1mm,最大年降水量1716.4mm(1983年),最小年降水量795.7mm(1988年),相差达920.7mm。暴雨多发生在5~9月,一次大暴雨过程多为1~3d,其中大部份雨量集中在24h内。多年平均气温18.4℃,极端最高气温43.4℃,极端最低气温-3.6℃;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093.0mm(20cm蒸发皿观测值);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0.4m/s。

桥梁跨越河流P=1/50水位为404.20m,由于桥梁两侧既有道路高程限制,梁底设计高程按≥设计水位控制。

3.2工程地质

工程区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褶带之川东褶带的东北缘,处于万县弧形构造的假角山背斜北东扬起端。万县弧形构造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线形背斜和宽缓向斜组成,构造线总体由北北东向弯转为近东西走向,在齐耀山背斜西侧斜接复合。弧形构造结构面具有扭性的特点。褶皱多呈雁行排列。自北向南主要涉及构造为麻柳向斜、正坝-温泉冲背斜、长店房向斜、明月峡背斜、任市向斜、假角山背斜、梁平向斜、铁峰山背斜等。工区位于正坝-温泉冲背斜南东翼。

工区河段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边缘,为低山丘陵地貌,主要地貌有斜坡、陡崖、冲沟及阶地等。水磨溪在工程区蜿蜒曲折,整体大致流向由南西~北东方向。工区段水磨溪河谷一般宽15~40m,河床高程394.80~435.90m,河谷断面形态呈开阔“U”型,水下地形较为平缓,地形坡度一般2~5°,坡面较连续,未见大的深槽及陡坎,有一已成拦河堰。两岸地形主要以冲洪积的阶地平台为主,阶地平台与河床之间有建筑物的地段多为已建挡墙+斜坡护坡,部分已建挡墙在洪水淘刷下出现损毁,护坡高度一般2~5m,局部可达8m;坡后为已成建筑或阶地,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