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与制作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电视谈话节目(TalkShow)是“代表所有脱稿交谈,即兴对观众谈话的电视节目”。——《电视百科全书》EncyclopediaofTelevision,PressofOxford,1997
-人际的口语化传播
-即兴的、双向的口语传播
我国对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广义:指所有以面对面口头交流信息为主
的电视节目,它涵盖了演播室主持人与嘉宾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访谈节目。
·狭义:是指在一个相对限定的谈话现场,主持人和嘉宾、现场观众进行的群言式的讨论。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
·按照谈话题材划分:
一新闻时事类、社会话题类、娱乐话题类
、专业话题类、生活情感类
·按照谈话形式划分:
一辩论式、群言讨论式、个案叙述式
·按照参与谈话的对象划分:
一有现场观众参与、无现场观众参与
播出
后期制作包装
现场录制
主持人设计
观众组织
文案写作
准备资料
嘉宾访问
嘉宾人选
选题与思路
三、谈话类节目的生产流程
·成熟的电视谈话节目在选题方面应具备:
-遴选机制——对选题进行评价和筛选
-策划机制——对选题进行符合栏目特点的设计
-应急机制——根据突发新闻事件迅速确定选题
-储备机制——储备选题保证栏目顺利稳定进行
(一)确定选题
·对选题进行初选的原则和依据:
1.栏目自身定位和收视群体;
2.制作团队的特点;
3.选题的可操作性;
4.选题的性质,寻找独特点
·观点讨论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个案分析类:具体的人和事
观点讨论类话题应具备的特点
·应该是一个软性话题
1.与许多人相关
2.尽量避免过于激烈的情绪和过于偏激的观点
3.避免使谈话变成相互攻击
·应该是大家感兴趣、正在关心着的话题
·应该是可以引发良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观点的话题
(二)思路:话题的价值取向和谈话脉络。
·选题策划会需要重点讨论的几个指标:
1.确定话题的价值,话题能谈到什么程度;
2.确定话题的角度,面对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谈话节目会选择不同的角度;
3.提升话题的价值和内涵,使其具有独特性并能引起大多数人讨论的兴趣;
4.争论性的话题应该评价争论是否具有实质性;
5.个案题材要评价它是否具有普遍性和积极意义;
6.确定谈话的基本走向,即怎么谈,遵循“大方向,小变化”的原则。
·电视谈话节目嘉宾的类型:
1.与话题关系密切的当事人
2.在某些问题上有独到见解的专家
(三)嘉宾的类型
1.嘉宾个人素质
·生活态度积极,能够善待他人;
·有见解有个性,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随波逐流;
·善于思考,思维清晰,表达流畅;
·坦率诚恳,愿与人真诚交流;
·比较宽容,能倾听理解他人;
·个性比较外向,能尊重他人;
·能够接受公众对自己的评判。
·爱打官腔,言不由衷者;
·表现欲极强,不能倾听者;
·没有主见,追随大流者;
·不解人意,难以沟通者。
·对话题有比较成熟见解的人;
·对话题有一个认识过程的人;
·对话题有亲身经历、有故事、有争议的人;
·完全的局外人。
嘉宾与话题的关系
嘉宾组合
·观点的均衡搭配;
·圈内圈外的均衡搭配;
·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等方面的均衡搭配;
·语言风格方面的均衡搭配。
2.嘉宾访问
沟通要了解的内容:
·嘉宾的成长经历、背氯
·嘉宾的个人观点
·说服嘉宾参与现场谈话
·嘉宾的一些个人特点
沟通的一次性最佳原则
·所谓沟通的一次性最佳原则,是指一个问题只让嘉宾回答一遍,以保持嘉宾在现场谈话的新鲜感和兴奋度。
·注意:
·一般情况下应该尽量回避节目将涉及的话题,如果要了解嘉宾的某些观点或情况,应该尽量采用迂回的方式,或者通过他的亲戚朋友同事去了解,以保证嘉宾对现场谈话的新鲜感和兴奋度。
·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在现场谈话以前不与嘉宾接触。
尊重嘉宾的知情权
·如果栏目还邀请了其他嘉宾或者其他与嘉宾有关的人,应该注意:
-应该是善意的,本着增加节目戏剧性的良好效果的目的,而不是要使嘉宾难堪,甚至造成嘉宾临场退席,导致节目“停摆”的严重后果。
-如果邀请的是与嘉宾意见相左甚至是敌对的人时,应该事先告知嘉宾。
-能够很好地控制现场。
反面的例子
·美国《珍妮·琼斯秀》(TheJennyJonesShow)的嘉宾枪杀暗恋他的情人。
·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的《谭盾来了》。
嘉宾访问中的应变
·嘉宾是否合适
一个性和谈话方式
-对话题的思考是否存在缺陷(过于肤浅/偏激)
·话题本身是否需要修正
一话题切入的角度
-话题内容的疏漏
-话题的的意义和深度
四、策划人员调研内容
1.确认选题所引发的基本事实是否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