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欧洲文学.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18世纪欧洲文学17-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17世纪欧洲文学17世纪欧洲文学可以分三个阶段:17世纪初的头20年,人文主义思潮仍在发展,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人的创作处在创作盛期。到30年代巴洛克文学兴起。17世纪下半期,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古典主义从法国兴起并波及其他国家,成为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巴罗克文学巴洛克文学在内容上偏向于表现信念的危机和悲观颓丧的思想,展示生的苦闷,灵与肉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生如梦的感慨,爱即是死的神秘玄思等。在艺术上刻意雕琢,追求怪异,喜用奇特的比喻、夸张的意象、冷僻的典故、强烈的对比、各种各样修辞手段等,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夸饰主义。这种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意大利的马里诺(1569—1625)和西班牙的贡戈拉(1561—1627)代表了巴洛克文学的贵族倾向,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1600—1681)也被认为是巴洛克文学的代表。清教徒文学英国资产革命是在宗教的旗帜下进行的,代表资产阶级的清教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国教。清教文学的主题是反映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思想。清教徒文学清教徒文学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主张纯洁教会,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影响,因而有“清教徒”之称。清教徒反对国教铺张豪华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靡的生活方式,敌视戏剧娱乐活动,提倡勤俭节约,以利于资本积累。约翰·班扬《天路历程》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在哲学思想上,它受到笛卡尔的唯理主义的影响;在文化上,它推崇并模仿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拥护王权,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崇尚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模仿古代,要求规范化的艺术形式,强调三一律。17世纪欧洲文学在各个世纪国家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异性,英国的古典主义文学与清教文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英国资产革命是在宗教的旗帜下进行的,代表资产阶级的清教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国教。清教文学的主题是反映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思想。

清教徒文学清教徒文学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主张纯洁教会,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影响,因而有“清教徒”之称。清教徒反对国教铺张豪华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靡的生活方式,敌视戏剧娱乐活动,提倡勤俭节约,以利于资本积累。约翰·班扬《天路历程》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情感,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必须遵守“三一律”等。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等。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其父为挂毯商和宫廷室内陈设商,曾用金钱捐得“国王内侍”头衔。1635年,莫里哀进贵族子弟学校克莱蒙中学读书,1639年当他中学毕业时,其父又为他买了一纸奥尔良大学的硕士文凭,期望他继承父业或成为律师,但莫里哀都不中意,他喜欢戏剧活动。1643年,他与贝雅尔兄妹组织“光耀剧团”在巴黎演出,但遭失败,他还因负债而被拘押。其父将他保释后,他又去参加了另外一个剧团,在法国南部地区流浪演出达12年。其间,他了解法国社会,熟悉乡土民情和民间戏剧,为他以后成为一个出色的戏剧家打下了扎实的生活积累。1658年,莫里哀带领剧团回到巴黎,在宫廷演出,得到路易十四的赏识,从此站稳脚跟,在此后的14年里,他完成了30部喜剧,矛头直指教会、贵族和资产阶级。莫里哀作品的内容特色:莫里哀的喜剧大多以资产阶级家庭为背景,揭露资产者的恶习。

他对大贵族也作了无情的抨击。他对下层人物的描绘没有偏见。艺术特色:1.将情节喜剧发展为性格喜剧,其人物往往是嗜癖型的,如吝啬、伪善、恨世、醉心贵族等精神特征,分别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2.大大发展和丰富了喜剧手法:①利用某种怪癖、某种恶习令人发噱;他善于从情节和场景中制造笑料;

②经常利用地位颠倒、意料不到的逆转来产生喜剧效果;

③擅长用舞台动作制造笑料。3.语言丰富多采:双关语、俏皮话、新词、不谐音字等等。《伪君子》一(内容)和思想意义:代表作《伪君子》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势力的欺骗性与虚伪性。(二)人物形象分析:达尔杜弗:教会的欺骗性与虚伪性完全体现在中心人物达尔杜弗身上。他的败德恶行反映了当时的“圣体会”势力的猖獗。奥尔恭:奥尔恭是个支持王权的富商,但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