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练习7:古典诗歌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
《芣苢》和《插秧歌》两首诗的“学习提示”中指出求:“本单元特别选入这两首古诗,从中
可以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动场景,感受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体会古诗超越时空的魅力。
阅读时要展开想象,走进描摹的场景,悉心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其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场景
描写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古典诗歌鉴赏重要的考查内容。
[必备知识]
场景描写及其表达作用
场景描写也称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比如大
家熟悉的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别友人之后,诗
人伫立在江边,凝望碧空,久久不愿归去,任时间流逝,幽幽情思随天际之水绵远流向远方,情谊
之深令人动容。这就是典型的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
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
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场景描写的关键在于要有人物活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开头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因为有人活动其间,所以是场景描写。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众多景物,但没有人的活动,所以只是景
物描写,而不是场景描写。场景描写要以人物描写为主,景物为辅。景物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服务,
为突出中心服务的。
在场面描写中,人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很多个。如柳宗元的《江雪》,活动在画面里的就
渔翁一个人物,而杨万里的《插秧歌》,活动在画面的则是农夫一家人。
典型场景往往借助白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直朴感人,并含无尽之意于言外。诗人特别擅
长抓住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以其生花妙笔凝练地描摹出来,这些典型场景极其感人,而且让人品味
不尽。比如“独自凭栏,夜深花正寒。”(朱淑真《卜算子·咏梅》)寒夜之中,独自倚阑,人与寒
花相对无言,任愁绪和孤寂在其中蕴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有情人
作别之时,执手相对,哽咽难言,此时无语胜却万千之言。这些都是通过对典型场景的描绘,带给
人非常强的情感冲击。
场景描写通过感官位移,将抽象之情变为具体场面,容易产生新奇的效果。善于言情的诗人,
往往将抽象的情感转化成更为为丰富的画面,引导读者借助想象和联想,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品
其甘苦。比如柳中庸的《听筝》中“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在第二句“无限秦人哀
怨声”后,诗人接以“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
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让人想到春末,杨花飘飞,纸上柳絮
吹又少,落红飘坠,杜鹃绕啼,愁对春光,这就是哀怨。它是将哀怨之音,借助视觉,具体化形象
化,强化对哀怨的认知。
具体的形象化的场景描写还可以调整诗歌的节奏,让诗显得委婉从容,更具情致。诗经《氓》
中古代女子婚变。结婚到男子变心的过程,中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在续写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之后服
役这两句之后,爱情的美好恰是青春妙龄,爱情的滋润容光焕发,清新美好犹如沐浴阳光下泛着绿
光的柔嫩的叶子,在紧张的叙事中插入这句话,舒缓了诗的叙事节奏,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留
给人无穷的回味的余地,其后桑之落矣,喜欢而寓所起到的作用也应与之无二。在叙事和议论为主
的诗中起作用。更是如此。
[教考例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望江南·江上雪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本词的上片和《诗经·周南·芣苢》对劳作场景的描写,方法不尽相同,但各有其妙,请作
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步骤1:给场景定名
认真阅读场景内容,给场景定名,以概括场景内容。如《望江南·江上雪》上片可定名为“雪
江垂钓图”,而《芣苢》则可定名为“采摘芣苢的过程图”。
步骤2:进行场景再造
借助诗歌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联系前后诗句,将画面重组再现,披文入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母材材质焊接材料.docx
- 电池管理系统(BMS)软件: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二次开发_5.电池均衡技术与软件实现.docx
- 2025年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证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4绿色工厂通用评价指标评价表.docx
-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 1014-2007 ).pdf
-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生物试卷.doc VIP
- 电力机车转向架的常见故障及解决.doc
- 18.《童年的水墨画》课件(共20张PPT).pptx VIP
- 高速公路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pptx
- 202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第1课时 开放互动的世界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