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道德与法治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21年以来,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密集开展“云外交”,分别同美、俄元首进行了视频会晤,以视频方式出席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金砖峰会、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这表明()

①中国持续有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③通过“云外交”可同国际社会密切互动

④“云外交”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唯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石榴籽密心里红,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②公民应担负起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到“一个也不能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的“国之大者”。这里的“国之大者”是指()

A.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让人民生活幸福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从4亿人吃不饱到14亿多人吃得好,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把“谁来养活中国”的问号远远抛在身后,百姓餐桌日益丰富,主食、肉蛋奶、水果、蔬菜等不再缺席。这说明()

A.粮食安全已不再是世界难题

B.中国人民营养均衡、体质良好

C.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D.粮食产量与耕地、淡水等资源占有量无关

5.2017年,兰考县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五年来,兰考走出了一条由“脱贫”到“小康”的赶考路:依托丰富的泡桐资源,逐步培育壮大特色民族乐器产业;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民生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造林绿化20万亩、植树3000万株;加快推进国家级焦裕禄精神研学营地建设……兰考的赶考路是一条()

①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之路 ②重民生共同富裕之路

③保护环境可以照搬之路 ④弘扬焦裕禄精神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观察、分析下图,所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2013—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逐年增加

B.2013—2021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排名明显上升

C.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D.只要增加科研投入,就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排名

7.每逢传统佳节万家团圆之时,总有人仍坚守岗位,他们是服务百姓暖人心的党员干部,是守护健康“不打烊”的医护工作者,是执勤巡逻不停歇的公安民警……他们以“一家不圆”换“万家团圆”。他们的坚守()

A.启示我们要舍弃家庭、无私奉献

B.说明劳动光荣,要鼓励节日加班

C.是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无奈之举

D.体现责任担当,彰显出生命价值

8.北京时间某日22:30,中国浙江乌镇的一个家庭旅馆正接受来自外国游客的预订。同一时间,坦桑尼亚的一家电视台正热播中国电视剧,世界各地的时装爱好者正收看意大利时装表演直播。从同一时间发生的不同事件可以看出()

A.跨国旅游广受欢迎

B.中国电视剧风靡全世界

C.世界是开放互动的

D.外来文化引领全球潮流

9.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推动各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释放辐射带动能量,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这()

①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

②满足了河南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说明郑州、洛阳、南阳的实力领跑全国

④是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夜间施工、广场音响、邻里装修等噪声污染是社会各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回应热点问题的解决,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谐安宁。该法的修订与施行表明()

①噪声污染防治只能依靠法律

②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制定和修改的

③国家禁止夜间施工、室内装修等活动

④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地理知识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