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部电视剧开篇序幕中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里的“他”指的是谁?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什么叫大一统?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他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是第三个在位较长时间的皇帝。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即位后便励精图治,把西汉王朝推向极盛。梁王出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政治上:诸侯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豪强地主势力也发展起来,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混乱。烦恼一:一、“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诸侯王独霸一方;地方豪强横行乡里。2、提出者:主父偃3、具体措施:汉武帝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假如一个诸侯王的封地有下图那么大,他有4个儿子。根据推恩令,他的封地变成多大了呢?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你送來的賀禮太薄,對朕不敬,削你的爵位!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当时京城的有些百官和皇族时不时的干些违法犯纪的事情,封国势力的削弱使郡县的实力逐渐增强,这些都使汉武帝不安起来。怎样才能了解官员和王族的动向,使他们忠诚自己和不敢贪赃枉法、欺下瞒上呢?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烦恼二:一、“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诸侯王独霸一方;地方豪强横行乡里。2、提出者:主父偃3、具体措施:汉武帝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4、刺史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一、“推恩令”的实施5、结果通过“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烦恼3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无为而治”政策,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3、提出者:董仲舒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的目的,采取了那些措施?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五经:《诗》、《书》、《礼》、《易》、《春秋》4、措施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诗》《书》《礼》《易》《春秋》5、作用自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的?烦恼4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2、措施:(1)把盐铁铸币权收回中央,统一铸五铢钱。(2)全国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3)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1、背景:地方上富商大贾控制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三、盐铁专卖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五铢”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