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杜甫《月夜》教学设计(梁惠珍)
第PAGE6页共NUMPAGES6页
教学课题
《月夜》杜甫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诗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1、诗中虽只写亲情,但具有广阔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诗人抒发的不仅限于自己与妻子之间的离别之情,而且包含了战乱之中广大人民共同的心声,抒发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2.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采用了暗示手法,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方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学生情况分析:
古诗词一向以来都是教学难点,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积累不多,对于理解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
三维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作品风格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1、熟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及主旨。
2、通过小组合作,掌握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杜甫诗中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诗歌内容及学会归纳主旨。
2、鉴赏诗歌虚实结合的特点,并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
难点:鉴赏诗歌虚实结合的手法,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时间
2010年1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时间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计性问题与对策
一、导入
2分钟
学生回忆诗句,教师引导。
学生回答。
回忆所学的思念亲人朋友、故乡的诗句,激发兴趣。
学生回忆不起来,教师可先举一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分钟
三、复习
2分钟
学生一边口头回答,一边在屏幕打出答案。
学生口头回答
温故而知新,达到第一个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作品风格”。
除诗歌风格,学会可能忘记以外,其他可根据课文注解或《学海导航》,找出答案。
四、新授一
一、熟读诗歌,归纳主旨。
1、听诗歌录音,屏幕出示生字词读音,学生自由读一遍。
2、看学案上的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
3、看课文注解,理解诗句。
3分钟
学生先读诗歌,再看课文注解。
让学生熟悉诗歌。
4、诵读、鉴赏诗歌的内容及主旨。
(1)、学生讨论,归纳本诗主旨。
(2)、学生回答,教师提示:〖答案〗:
本诗通过想象妻子在鄜州如何长久伫立于庭院望月,想念着远方的丈夫,从而抒写夫妻怀念的至情,反映了因战乱而分离的相思之苦,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板书:主旨:望月相思,向往和平)
诗眼:
独看:因战乱而分离的相思之苦
双照:反射出和平团圆的理想
8分钟
1、屏幕出示诗歌主旨的格式:通过写……,抒发……感情。
2、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学生结合课文注解,讨论诗歌主旨。
学生通过讨论,了解诗歌内容及主旨,达到第二个目标:了解诗歌内容及主旨。
学生在归纳诗歌主旨时,可能把握不准,教师可在屏幕时提示:1、诗题是“月夜”,诗中提到谁在看月?“独看”表达什么感情?
2、律诗最后一联往往能透出诗歌主旨,请分析“何时”与“双照”,诗人提出什么愿望?
新授二
二、合作探究,鉴赏诗歌艺术手法。
写此诗时杜甫身困长安,却似乎能够看到远在鄜州的妻子望月思念自己,这是怎样的艺术手法?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答案〗:想象,虚实结合。诗人想象在鄜州的妻子望月思念身在长安的自己,这是一种虚的手法,表达诗人因战乱而分离的相思之苦。
〖补充〗:“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
1.神仙世界和梦境
2.想象和回忆。
3.设想之境。(板书)
其他例子: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境、2、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3、柳永《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是实写,而“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是虚写。……
10分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房屋建筑加固改造工程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与对策.pdf VIP
- 【基恩士】LR-W500(C) 使用说明书 (简体中文).pdf VIP
- 202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依利特MFD3100多波长荧光检测器用户手册.pdf VIP
- 医疗气体系统施工的质量监控重点及监理措施(可编辑word版).doc VIP
- 《西门子接口模块 ET 200M IM 153 2 产品手册 中文超清版》.pdf VIP
- 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习题巩固.doc VIP
- 索尼sony_mdsje480_使用说明书手册.pdf VIP
- 城市管理网格员(中级)考试题库(浓缩30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