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毛竹概述;一、形态特征;;;二、生物学特性;2、毛竹地下茎的生长特性
(1)形态特征
毛竹为散生型竹种,地下部都有竹鞭。由竹鞭上的侧芽发展成竹笋,竹笋长成竹株,称为竹。竹的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供给鞭和根,所以笋鞭和竹之间关系可概括为:鞭生笋,笋成竹,竹养鞭。
;毛竹地下茎叫竹鞭,是由节和节间组成,节间短,表面光滑坚硬,除基部几节外,每节都有一个侧芽,可以发育成笋,亦可发育成新的竹鞭,但在未分化前,笋芽与鞭芽基本无区别。;毛竹竹鞭的生长靠鞭梢(又叫鞭笋),鞭梢是竹鞭的先端部分,为坚硬的鞭箨所包被,尖梢如楔,具有强大的穿透力。竹鞭在土中横向伸展,时起时伏呈波浪状。在疏松肥沃的土地中,一年间鞭梢的钻行生长可达4-5米,方向变化不大,起伏扭曲也小。行鞭粗壮,节稀,芽肥,根多,有利于出大笋,长大竹。而在土地板结石砾过多,干燥瘠薄或杂灌丛生的地方,土中阻力大,水肥条件差,鞭梢生长慢,起伏扭曲也大,经常断梢分岔,行鞭畸形短缩,芽瘦,根少,抽笋成竹也矮小孱弱,材质低劣。一部分营养充足的侧芽可发展成笋。
;冬季鞭梢停止活动,到第二年初夏新竹枝叶展开后,竹鞭开始活动,抽出新鞭。新鞭淡黄色,组织不充实,第二年以后鞭中养分增加,一部分侧芽肥大成笋芽。毛竹第三年开始产笋,之后连续3年是产笋的盛期,以后鞭逐渐衰老,肉黄色变成棕色到褐色,发笋逐年减少,直到不能发笋。
毛竹每两年换一次叶,换叶当年出笋少,成为小年,换叶后新叶茂盛,光合作用强,积累养分多,竹鞭营养好,形成笋芽多,次年出笋多成为大年。这是竹笋大小年的主要原因。
;(2)生长习性
竹是热带、亚热带原产,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我国南方温度高、雨量多,适合毛竹生长。毛竹的竹鞭分布在较深的土层下,冬季不易受冻害,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竹鞭的伸展,笋芽的形成,竹笋的膨大以及笋出土后长成新竹,必须有大量水分和养分供应。开春气候转暖,就有大量春笋出土。倘若土壤过干,则出笋少而生长慢,已出土的一部分笋因缺水而干瘪死亡,称为“干退”。有些笋在出土前死??,成为“闷头退笋”。干旱抑制竹的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当大旱之后常会出现大片竹林开花。
在散生竹种中只有毛竹是2年换一次叶的竹种,毛竹地下茎的生长可分为分化期、越冬期和萌动生长期。;;;竹笋生长自基部开始,总是笋箨生长,继而是居间分生组织逐节分裂伸长,推动竹笋上移,穿过土层,长出地面。
竹笋出土前的生长,以加粗生长为主,节数也已经形成,以后竹子的粗度也已决定,出土以后将不再增粗,则以高生长为主,也就是节间的生长。竹笋出土初期,每天生长量只有1-2厘米,以后逐渐加快。到了生长高峰期,生长量一昼夜可达1米左右,最后生长速度又由快而慢,以至停止。竹笋从出土到新竹长成约需1-2个月。
;竹笋味道鲜美,除了含有粗纤维外,富含有1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对维持人体健康关系重大的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是一种营养很好的蔬菜。
毛竹的春笋于早春蔬菜供应淡季(3-5月前后)上市;鞭笋于(5-11月份)上市;而冬笋于(12-2月份)上市;对丰富市场起重要作用。
;毛竹林的营造;;1、造林地选择;(1)气候条件
我国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地区,是散生竹类分布的中心区。在这一地区,气候条件一般都适于毛竹生长。
长江以北至黄河流域地区,为毛竹分布和引种的北区。在北区内,影响毛竹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长季的干旱和冬季的严寒。在北区发展毛竹林,要选择春、夏降水量大,背风朝南的地方。
南岭以南至南海之滨,为丛生竹分布区和毛竹引种的南区。在南区,影响毛竹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是夏季的烈日和夏、秋的台风。在南区发展毛竹,要选择背风朝北的地方。?
;(2)土壤条件
毛竹生长快,有强大的地下系统(竹鞭、竹根)。因此,要求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土或砂质壤土。毛竹在碱性土上生长不良,要求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壤土,pH4.5-7为宜。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为宜,过高不利于竹鞭生长。过于粘重瘠薄的红壤上、黄壤土以及盐碱土等,对竹子生长不利,一般情况下不宜发展毛竹林。
;(3)地形条件
在同一地区,往往因地形的变化而引起小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所以,造林选地时,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宜的地形条件。
在毛竹分布的中心区,最好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在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容易积水的平地、洼地等,均不适宜毛竹的生长。
在毛竹分布和引种的北区,最好选择海拔600米以下的背风朝南的山谷、山麓地带。因为南坡比北坡日照强,冬季温度高,有利于毛竹防寒过冬。
在毛竹分布和引种的南区,最好选择海拔1000米以下背风朝北的山谷、山麓地带。?;2、整地;;;;;毛竹一般在3-5月出笋成竹,6-7月新竹生长旺盛,8-10月行鞭排芽,11月-翌年2月竹子生长较缓慢。
所以,冬季和早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