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因白云寺而得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白云”因白云寺而得名

在林城的白云区,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清朝初年,宁波天童寺禅宗临济派弟子西识和尚云游到贵阳曹官堡,准备主持创建寺庙。当时恰逢贵州巡抚微服私访,有一日与正在菜园劳作的西识偶遇。经过一番对话,巡抚被西识高深的佛法所折服,于是恭敬虚心地向他求教,并愿捐资助西识创建庙宇。经历了这番奇遇,西识开始云游于黔中,勘察佳地,最后他选中了位于贵阳城北、鸡场东南方向的石岗西坡,决定在这风景怡人的清水溪畔搭建寺庙。

寺庙破土动工之日正逢盛夏,炎炎烈日让人感到酷暑难耐。正在众僧顶着炎热艰难建庙时,忽然间一股青烟平地升起,渐渐在天空中形成一朵白云。这朵白云正巧罩在庙宇上空,烟云中传来鹤鸣阵阵,顿时凉风习习,备觉清爽。上梁之日,大殿白云缭绕,白鹤群舞,片刻后,白云逐渐升空,徐徐向东而去,此时殿中的大梁已经不偏不倚地牢牢定于中线之上。众僧侣与香客见此奇景,纷纷向那朵白云顶礼膜拜,高呼“白云佑我四方乡亲”,这座寺庙便因此定名为“白云寺”,白云一地也由此得名。然而随着时光流传,世间风云惊变,白云寺也几经劫难。如今已寻不见当时庙宇,只留下荒烟蔓草,残鼎花雕。

风光秀丽的白云是一个历史与传奇交融的地方。无论是风景绚丽的沙姥河,还是鬼斧神工的石人山,或是浩淼如烟、相传曾有天女沐浴的天鹅湖,都拥有一个个动人的美丽传说。在炎炎夏日,位于白云东南的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海,是它带给人们的一处乘凉之所;在素有“生态博物馆”之称的长坡岭地带,参天古树擎天而立,珍稀秀木葱郁而生;走进林海绵延的长坡岭,犹如泛舟于绿色的海洋。如今,这里已经建成长坡岭森林公园,公园内修设了数个人工湖,使之绿林环绕,成山水相映之趣。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在这片延绵不绝的林海之中,有一条青石铺就、穿越林海的出川古驿道。这条驿道起自白云区艳山红乡四方井村,止于乌当区野鸭乡小龙潭,一路蜿蜒,穿行于林海碧湖间。关于这条古驿道的来历,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为镇守边关,开疆拓土,特派官兵2000人,征民数万,历经数年修建而成。古驿道原有数百里,是当年四川通往贵阳的唯一通道。据说在民国年间,贵州省主席周西成曾将从外省购来的汽车拆散,雇数十民工经这条古驿道抬进贵阳城,古驿道也就见证了近代贵州第一辆汽车的入城之旅。拂去历史的尘沙,这条路石青青,远山寂寂的古道显得弥足珍贵,这是一条超然独立的世外幽静之道,亦是一条穿越古老与现代、过去和未来的时光隧道。时光荏苒,往事如烟。喧嚣早已停止,马蹄声响远去,余下无尽的寂静与幽然。

长坡岭森林公园内的都溪林场,是一个曾经惊动中外的地方。那是1994年11月3日凌晨3时30分左右,都溪林场遭到“空中怪车”袭击,大片林木被拦腰斩断,这个谜团至今仍未解开。今天去看当年被不明飞行物偷袭的林地遗址,可以发现那片地方的植被都生得很矮,和周围树木形成鲜明对比。除了长坡岭森林公园外,还有白云公园与塔山公园。白云公园是一座人造公园,原来的大门是个仿古建筑,门匾上“白云公园”4个笔力刚劲的大字出自书法家、诗人赵西林之手。如今的白云公园已改建成充满年轻时尚气息的动漫城,每年都要举行大型动漫展,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相比之下,塔山公园显得要幽静许多,走进被誉为“白云胜境”的这里,总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诗人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

具有独特风景、悠久文化的白云,也是一片孕育英豪将相之地,无论是共和英雄于德坤、于德楷兄弟为革命奋斗的艰辛历程,还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文工团团长李英为稳定白云治安而牺牲的悲壮事迹,都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动人故事。如若将时间推向更早,这里还可以寻觅到清初诗人程春翔的足迹,或是拾得明末诗人潘驯的词章。然而,数百年来从这片土地上出去的人中,最为显赫和闻达于世的,应属南明弘光朝的阁老马士英。

马士英虽然位居阁老,但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提及南明弘光朝,人们习惯于将史可法与马士英作为忠奸分明的两张脸谱看待。史家历来认为,马士英之所以奸,主要在于其起用明末“逆案”中的阉党余孽阮大铖,把持朝政、排挤史可法,与东林复社为敌等劣迹。而南明史学者顾诚先生却认为,马士英与史可法的区别主要在于人格的高低,而在治国策略上他们都奉行了错误的“联虏平寇”政策,正是这种错误的政策导致了弘光王朝的覆亡。并认为将马士英列入《奸臣传》中并不妥当。诚然,马士英不是南明朝廷的治国良臣,其当权时期误国误民也是不争之事实。然而,到了存亡的最后关头,马士英毕竟不同于屈节降清的阮大铖,他选择了抗清殉国,这一民族气节是值得肯定的。而马士英之子马鸾在其父权势如日中天之时拒绝入仕,亦不失为明智之人。

今天白云区麦架镇的马堰寨从前叫马家寺,又名马家祠。在明初,这里曾是贵州都指挥使镇远侯顾成后裔所居,马氏一族明代中叶

文档评论(0)

scj11221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