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升本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专升本课件

汇报人:xxx

20xx-03-21

目录

课件概述与目标

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学知识要点

方剂学知识要点

针灸推拿操作技能培训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普及

考试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

01

课件概述与目标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专升本课件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提高中医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传承与发扬中医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中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专升本课件旨在培养具备扎实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中医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学习课件,使学生掌握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哲学思想、中医藏象学说、中医病因病机等。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探索新的中医理论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中医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课件适用于已经具备一定中医基础知识的专升本学生,以及对中医感兴趣并希望深入学习的人群。

适用对象

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思考、多总结,同时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建议

课程结构

本课件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科研方法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包含若干个子模块,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内容安排

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合理安排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保证教学效果。

02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是宇宙间最基本的规律。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调和阴阳平衡、调和五行养生法,可以调和阴阳平衡。

阴阳概念

阴阳关系

五行概念

五行养生法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脏腑分类

脏腑功能

经络系统

脏腑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03

02

01

1

2

3

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还以发病途径、致病特点、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等为依据。

病因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

病机

辨证求因是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辨证求因

03

辨证与辨病结合

临床诊治疾病时,既要辨证也要辨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思路。

01

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是指望、闻、问、切四诊并用或四诊并重,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02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03

中药学知识要点

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和用途,中药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等。

中药分类

中药的性能特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升降浮沉表示药物作用趋向,归经表示药物作用部位,毒性表示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性能特点

如麻黄、桂枝等,具有发汗解表作用,主治风寒感冒等。

解表药

如石膏、知母等,具有清热泻火作用,主治热病高热等。

清热药

如人参、黄芪等,具有补益气血作用,主治虚证等。

补虚药

如柴胡、黄芩等具有疏肝解郁作用;陈皮、半夏等具有燥湿化痰作用;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其他常用中药

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包括十八反、十九畏等。十八反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破坏药效,如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等。十九畏是指某些药物具有相互抑制的作用,如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等。

注意事项

使用中药时需注意剂量、用法和煎煮方法。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用法不当也会影响疗效,如该煎煮的药物未经煎煮直接使用等。煎煮方法不当会破坏药物成分,影响疗效。

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如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手段;中药药理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中药制剂技术的改进,提高了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临床应用

中药在临床应用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如中药治疗

文档评论(0)

184****8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