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 年版).docx

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 年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6

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4年版)

指标一、感控专职人员床位比(HAIQI-RFIB-01)定义:感控专职人员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值。计算公式:

实际开放床位数感控专职人员床位比(1:x)=1:

同期感控专职人员数

说明:1.本指标中感控专职人员指负责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不包括临床兼职感控医生(护士)及进修人员。

2.本指标中实际开放床位数指医疗机构实际长期固定开放的床位数,包括:编制床位数;除编制床位外,经医疗机构确认有固定物理空间和标准床单位配置、可以常规收治患者的床位数;开放时间≥统计周期1/2的床位数;口腔综合治疗台数。排除:急诊抢救床位、急诊观察床位、手术室床位、麻醉恢复室床位、血液透析室床位、接产室的待产床和接产床、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检查床、治疗床、临时加床。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感控人力配置情况。

指标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HAIQI-CHH-02)

定义: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实际执行手卫生时机数占同期应执行手卫生时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实际执行手卫生时机数

×100%

同期应执行手卫生时机数

说明:1.本指标中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机构内

医务人员和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及环境的其他工作人员(如:保洁、护工等)。可分别统计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手卫

生依从率。

2.手卫生执行标准及依从性监测方法参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和执行情况。

指标三、千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HAIQI-IHAI-03)

定义:每1000个患者住院日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次。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

千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1000‰

同期住院患者累计住院天数

说明:1.本指标中医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

感染。(下同)

本指标中新发病例是指统计周期内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下同)

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多次医院感染,计为多个例次。(下同)

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

指标四、新生儿千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HAIQI-IHAIN-04)

定义:每1000个新生儿患者住院日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次。

计算公式:

新生儿千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新生儿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

同期新生儿住院患者累计住院天数

×1000‰

说明:1.本指标中新生儿按出生体重分为:超低出生体重儿(≤1000g)、极低出生体重儿(1001~1500g)、低出生体重儿(1501~2500g),其他体重儿(>2500g)。可分别统计其千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2.新生儿出生体重是指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首次称得的重量。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新生儿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

指标五、千日特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HAIQI-IMDROs-05)

定义:每1000个患者住院日中新发生特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频次。

计算公式:

千日特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特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

×1000‰

同期住院患者累计住院天数

说明:1.本指标中特定多重耐药菌是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仅指屎肠球菌、粪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可分别统计其千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2.患者同一次住院期间同一感染部位重复检出同一菌株,计为1个例次。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内特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指标六、住院患者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HAIQI-RSEA-06)

定义: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住院患者人数占同期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总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住院患者人数

同期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总人数

×100%

说明:1.本指标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是指用药目的为“治疗”的全身给药,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滴注、静脉注射。

本指标中重点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新型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奥玛环素、依拉环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特地唑胺、康替唑胺)黏菌素类(硫酸

文档评论(0)

资料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