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常用疾病诊断技术.pptx

  1. 1、本文档共2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疾病诊断技术;;;;;水产动物活动情况

是否有异常游动、溜边、偷死等现象。;;;;;;;;;;;;;;;;;病毒性鱼病

鲤春病毒血症草鱼出血病

;病毒性虾病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

烂眼病;寄生虫性疾病

(视频2);寄生虫性疾病

小瓜虫病锚头鳋病鲺病

;;;;;;;;;;体内检查

(视频4);;;;;;;;;;;;;;常用疾病诊断技术;观赏鱼红尾猫的肝脏河豚的肝脏

;;;单循环

心室→动脉圆锥(动脉球)→腹大动脉→鳃→背大动脉→全身各部→后主静脉→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性充血是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器官组织内动脉血液输入量异常增多的现象,又叫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静脉性充血是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器官或组织中的血量增多,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动脉性充血的病变特征概括为:大、红

;;静脉性充血的病变特征

大紫;;贫血

器官或组织的含血量减少;病变特征

局部缺血的器官或组织颜色变浅,对缺氧敏感的组织细胞常发生萎缩、变性或坏死。;出血:血液(主要指红细胞)流出心脏血管之外。;外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内出血:血液流入体腔或组织间隙内。;破裂性出血是指由于心脏、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渗出性出血是指毛细血管壁或微静脉壁的通透性增大,红细胞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而渗出到血管外。;渗出性出血的血管并无明显破损;

血液流入体腔内称为积血;皮肤、粘膜、浆膜和实质器官的点状出血称为出血点(直径不超过1mm)。;斑块状出血,称为出血斑。

(直径由数毫米至10mm);出血性浸润是指毛细血管的血液渗入血管周围间隙,随后浸润到邻近组织内,呈大片暗红色。;栓塞

·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堵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堵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水产??常见的栓塞是气体性栓塞,即气泡病。;细胞和组织损伤

萎缩、变性和坏死;萎缩

已发育正常的组织或器官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体积缩小、功能降低的过程。;病变特征

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边缘变薄,质地坚实,被膜增厚皱缩,色泽变淡或变深。;局部性萎缩;变性

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某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过多的现象。;

细胞肿胀

脂肪变性

玻璃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

肝脏和肾脏的脂肪变性;脂肪肝病变特征

;

轻度脂变:肝脏变化不明显,仅见颜色稍显黄色。

;

重度脂变:器官体积肿大,边缘钝圆,质地松软易碎,呈黄褐色或土黄色,有油腻感。;若脂变肝脏同时伴发淤血,则肝脏切面由暗红色的淤血部分和黄褐色的脂变部分相互交织,呈“槟榔肝”。;

坏死

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同时伴有炎症反应。;皮肤、粘膜浅表坏死→糜烂;皮肤、粘膜、鳃丝较深坏死→溃疡、溃烂;镜检观察,细胞核坏死是细胞坏死的重要标志,细胞核出现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即表示细胞核坏死。;常用疾病诊断技术;;;;;

液体积聚于体腔内称为积水

;;(视频1);;;;(视频4);;;;;炎症是指致炎因子对机体的损伤与机体抗损伤的反应过程,是机体在各种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产生的以血管渗出为中心的、以防御为主的应答性反应。;炎症的本质

致炎因子与机体所产生的损伤和抗损伤的斗争过程。;病变

基本病理变化:表现为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鲈鱼肝细胞脂肪变性;渗出是指炎区组织发生的血管反应、液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