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干货之【职思琐语】入职半月杂谈.docVIP

会计干货之【职思琐语】入职半月杂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会计实务-【职思琐语】入职半月杂谈

九月入职了一份新工作,中秋节后一直忙得没时间写点什么,公众号和论坛都来不及去更新和回复网友粉丝。现在进入国庆节黄金周,今天居然早上没睡懒觉,望着窗外一片雾霾,想着又哪也别去了,不如坐下来码码字,舒缓一下最近绷紧的神经。

大概是这几年一直自由职业的原因,所以写工作日记的习惯早已丢了,现在发现,人在职场,及时用文字将自己在工作中的见闻和心情记录下来,既能见证自己的职场成长历程,又不失为一种舒缓压力的渠道,毕竟很多话不能对上级、下属和同事说。所以,既然重回职场,就在公众号里加一个栏目取名为【职思琐语】,分享我在新职场的心得感悟吧!

必须得承认新工作的挑战是巨大的。虽然这个单位是以前做咨询时的客户,但是工作涉及的专业领域完全脱离了财务、不熟悉的行业、国企的文化沿袭、脱离一线运营的集团总部职能部门、青黄不接的团队、有着天马行空构想却不能给予专业支持的部门长、不靠谱的助理的离职所有这些碰到一起,时不时挑战着我的舒适区,甚至让我不时地恍惚我到底是哪根筋错了位才又决定重出江湖?是因为现在这份所谓战略管理的工作比以前做财务高大上?上市公司总部比以前运营单位层次提升了?还是因为离家近到可以走路上下班?或者是因为给我介绍这份工作的前同事形容的性价比高(工资只有原来的一半,工作量和压力是原来的1/3)?想起我在新出的书里还写到怎么用计分卡选择offer,不觉自嘲:我接受这offer用了哪些标准,又分别打了几分?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发简历到签offer的过程,全然没有过去找工作的艰辛和焦灼,自己从头到尾都是不在乎的随意状态(说实话姐自由惯了,也不缺钱花,根本没打算再上班),既不为面试做准备,也不期待结果,糊里糊涂地就接了这offer,完全不是自己年轻时顾虑重重、理性分析和抉择的风格,难道是潜意识也认同再不疯狂就老了,于是越老越疯?

又想起在会计视野论坛上看到的那些关于职业规划和找工作的求问帖,忽然觉得:职业规划这东东也就适用30岁以前的年轻人(所以姐这书就是定位给20s的年轻人看的),等到工作十年后,自己履历上的内容越来越多(包括专业方向、行业、公司属性),自己积累的知识技能也越来越多,你知道哪一项是被哪种单位和岗位青睐和需要的?只要过去不是一直停留在事务性流程化工作的层次,那么跳槽都不能叫找工作,而是被工作找,而且能成功跳槽通常都是因为人脉或特殊缘分,缘分不到,自己再怎么找都没用。人到中年后,随遇而安,走一步看一步比什么规划都强。

可是入职半月,还是要面临种种不适应。由于我被部门长分配了一个据他构想可以做到2018年的大项目,这个项目不仅关乎集团近五年成功实现战略转型,而且涉及的专业知识远超出了我的能力经验范围,特别是现在准备立项报告前的调研阶段,可谓思路全无。中秋节后,算上周末,我几乎每天下班都在加班学习研究各种资料,找人脉渠道交流弥补自己欠缺的知识和视野格局。以前做咨询工作期间那种抓狂的感觉又回来了,只不过好在现在没有向客户收钱和打单的压力。所以对于前同事说的工资是以前的一半,工作量只有以前的1/3我也只能报以呵呵了,这大概就是人各有命吧。

其实同事说的也没错,企业里总部职能部门的工作还是很养人的,特别是这种有国企遗风的公司,没有完成硬性业绩目标的压力,也不再有上一级单位的管辖束缚(上面只有CEO核心团队和董事会了),而且不管自己水平如何都可以在下属单位面前摆谱耍官腔但是,这一切养人都要看自己是否会混,比如要心思机敏,既能搞的定关键领导,又熟稔公司的管理风格对员工绩效要求的下限,还有内部人脉关系,有多少人能在自己困难时提供实质的帮助。想起前些日子跟一个朋友闲聊,我们都在反思为啥自己工作这么多年,不论换到什么单位总是很忙很累,其实现在想想都是因为自己不会混,在高标准、责任心和成就动机的驱使下,结局也只能是累。大概我也是因为看透了自己如此无可救药的特质才不爱做上班族吧。但是现在既然决定重出江湖,就准备好继续受累吧!

昨天因为职责分工的模糊和员工绩效考核的不严谨(这大概是中资企业与欧美外企的一个区别),加上最近这个项目无头绪带来的压力,我焦虑急躁的情绪又不受控制地暴露在几位同事面前,其中一个一针见血地指出,小米,我发现你挺Negative(消极)的,你说的这些都是你不能改变的现实,你抱怨又有什么用呢?我刚想反驳她站着说话不腰疼,每天吐槽的人那么多,要是大家不满意都不吐槽岂不是永远都不会改进,另一个同事就附和式地指着她对我说,对啊,我觉得她的风格与我们这个团队更匹配,就是正能量,有什么难处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呗。

我听了默然,咽回了原来那句想反驳的话。不是因为我反驳的那句话有错(吐槽确实可以作为改进的触发点,虽然它经常不能导向实质的改进),而是忽然意

文档评论(0)

周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天堂湖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