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九年级下册.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九年级下册

科学九年级下册

1-/NUMPAGES2

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演化的自然

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2、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3、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①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②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③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4、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勒梅特于1931年创建)

。其主要观点: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和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5、宇宙的将来

—两种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6、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7、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1、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1)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2)公元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加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后,人们才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

(3)1781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

(4)1846年法国的勒维耶与英国的亚当斯发现了海王星。

(5)1930年,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6)20世纪50年代,航天探测器的运用,是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

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

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近圆性。

4、太阳系的形成——星云说

(1)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直径大多十几光年

(2)人们把宇宙中星际气体、尘埃和粒子流等物质叫做“星际物质”。

星际物质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来,形成云雾状。人们形象地把它们叫做“星云”。

5、太阳系家族的诞生

(1)50亿年前原始太阳星云因万有引力作用而收缩凝聚

(2)凝聚的星云,绕着中轴旋转,形成中间增厚的大圆盘

(3)继续旋转,盘面形成几个同心圆的圆环

科学九年级下册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4)中心部份质量较大形成恒星——太阳,圆环部分形成一颗颗行星及卫星。

科学九年级下册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6、恒星的演化

(1)星云:质量体积比太阳大,但亮度较暗

(2)红巨星:表面温度比太阳低,但体积比太阳大,亮度比太阳高。

(3)超新星:亮光相当于十亿颗太阳

(4)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

(5)决定恒星寿命的因素只有一个——质量!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6)太阳的演化:星云→原恒星→主序星→(太阳)恒星→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星云)

7、太阳的光和热是靠太阳内部的氢核发生核聚变而产生的。

第3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1、地球的演化

(1)46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在距今约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洋中诞生。

(2)25亿至6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大片陆地和山脉,海洋中的藻类释放初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多:

(3)6亿至2.5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等生物;

(4)2.5亿至0.7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出现;

(5)0.7亿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武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