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胁痛.pptx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汇报人:xxx20xx-03-26中医内科胁痛

目录胁痛基本概念与病因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常用中草药及方剂介绍针灸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方法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康复期管理与预防复发策略

01胁痛基本概念与病因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中医内科常见的病症之一。疼痛性质可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等,常因情志变动、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诱发或加重。胁痛定义及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定义

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肝阴不足等。机制中医认为胁痛的发生与肝胆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同时也与脾胃、肾脏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发病原因与机制

辨证要点根据胁痛的性质、部位、伴随症状等进行辨证分型,如肝气郁结型、瘀血阻络型、湿热蕴结型、肝阴不足型等。治疗原则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养阴柔肝等为基本治疗原则,根据具体证型进行选方用药。辨证论治原则

预防措施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等,以减少胁痛的诱发因素。生活调养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胁肋部的保暖等。同时,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疗方进行调理。预防措施与生活调养

02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

肝气郁结型胁痛症状表现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治疗方法疏肝理气。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剂加减治疗,也可采用针灸、拔罐等中医外治法缓解症状。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疏肝理气之品,如芹菜、茼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等。情志调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可通过音乐、书画等方式调节情志。

肝胆湿热型胁痛症状表现胁肋重着或灼热疼痛,痛有定处,触痛明显,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清热利湿之品,如绿豆、赤小豆、冬瓜、丝瓜、苦瓜等。治疗方法清热利湿。可选用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等方剂加减治疗,也可采用刮痧、拔罐等中医外治法缓解症状。生活调护保持居室通风干燥,避免潮湿环境,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湿热之邪侵袭。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痞块。症状表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等方剂加减治疗,也可采用针灸、拔罐等中医外治法缓解症状。治疗方法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活血化瘀之品,如山楂、桃仁、红花、藕等。饮食调养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瘀血阻络症状。运动锻炼瘀血阻络型胁痛

症状表现治疗方法饮食调养情志调护肝肾阴虚型胁痛滋养肝肾,养阴柔肝。可选用一贯煎、六味地黄丸等方剂加减治疗,也可采用针灸、艾灸等中医外治法缓解症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滋阴补肾之品,如枸杞、桑葚、黑芝麻、甲鱼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免耗伤肝肾之阴。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

03常用中草药及方剂介绍

由柴胡、香附、枳壳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柴胡疏肝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等组成,可疏肝养血、健脾和营,对于肝气不舒所致的胁痛有良好疗效。逍遥散疏肝理气类药物及方剂

清利肝胆类药物及方剂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等组成,可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对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胁痛有显著疗效。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等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伴胁痛者。

活血化瘀类药物及方剂由桃仁、红花、当归等组成,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对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胁痛有良好疗效。血府逐瘀汤由五灵脂、当归、川芎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积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胁下瘀血所致的胁痛。膈下逐瘀汤

由北沙参、麦冬、当归等组成,可养阴柔肝、滋补肾阴,对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胁痛有良好疗效。一贯煎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胁肋隐痛等症。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类药物及方剂

04针灸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VS针灸治疗胁痛主要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使瘀阻的经络通畅,从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同时,针灸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消退和吸收,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选穴原则针灸治疗胁痛时,选穴以局部阿是穴及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常用的穴位包括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还可以加减配穴,如肝气郁结者可加行间、太溪以疏肝理气;瘀血阻络者可加膈俞、血海以活血化瘀。治疗原理针灸治疗原理及选穴原则

操作技巧拔罐时,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胁痛部位。医者先在患者胁痛部位涂抹适量的润滑油或无菌,然后选择大小适宜的玻璃罐或竹罐,用闪火法或投火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

文档评论(0)

zmr1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爱好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