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说明文(三)材料归位-2022-2023学年八下期中期末专项复习解析版.docx

08 说明文(三)材料归位-2022-2023学年八下期中期末专项复习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明文(三)材料归位

(一)考点分析

材料归位考查知识点:首先是概括能力,能概括所给材料;其次是说明顺序,能根据说明顺序进行判断应该放在哪个位置;然后是把握说明文的结构照应,照应上要关注段尾句与段首句与材料的照应;最后考查的是综合能力,材料要与说明对象特征保持一致,还需要一定的表达能力。

(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由表及里、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段落结构,概括段意。还要关注每段总起、归纳句,段内、段落间的过渡句,能体现说明顺序的重要词语。

2.掌握答题格式:

找准关键词及事物的内在联系。例如空间顺序较多使用方位词;时间顺序较多用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逻辑顺序则关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文结构

1.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递进)等。(结构包括段落)

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注意总起的段落与后面段落一一对应的关系)

(2)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3)层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的结构,一层一层的剖析事理,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

2.把握结构的意义

开头作用有:(1)引出说明对象;(2)引出说明的内容;(3)提出说明的问题④照应题目。

中间作用有:承上启下

结尾作用有:(1)总结全文或前文;(2)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

效果上:激发阅读兴趣。(通过讲故事、神话传说,引用古诗文、谜语,使文章富有诗意,增强文学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注意】:

顺序和结构是两个概念。

说明顺序:具体是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

文章结构: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方式。

(四)材料回归答题技巧

该类题目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考察学生对这类题型答题思路。因此一定要将这些答题技巧熟记于心,才能自如运用。

1、判断放置位置。

2、概括所给材料主要内容,材料内容与A段内容、结构上的关系,如果是放在两段之间,材料内容与某两段之间内容、结构上的关系,联系A段最后一句,B段首句。(个别题目会跨段照应)

3、判断这些文段之间的顺序关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结构: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总分关系。

答题方式:材料(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放在第A段之后或A段B段之间(需要概括A或B段的主要内容),本段写了……与A段B段内容、结构上的关系。A段与材料(与B段)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所以放在某处最恰当。

例题

近视眼为什么越来越多?

础德

①眼睛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扇窗户,通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眼睛”却变得逐渐模糊起来。北京大学发布《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中国近视人口2020年突破7亿,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看不清大国”。除了中国之外,在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城市里,上完高中的学生也十有八九都是近视,其中有10%~20%是高度近视。为什么亚洲人近视眼越来越多?

②近视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常见疾病,但它的发病机理和遗传密码,科学家们到现在还没找到。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近视具有遗传性,尤其是高度近视。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表明,近视的易感程度受DNA的强力影响。目前,科学家们发现了大约40个与近视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控制着眼睛的结构、发育,或者大脑与眼睛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存在近视,子女近视的概率也会相对偏高。但基因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错误的用眼方式更是近视的催化剂。

③书本曾被视为近视眼的“凶手”。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早在19世纪前,一些有名的眼科医生会推荐小学生们使用头靠以防止他们离书本太近。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即所谓的假性近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钟爱书屋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为中小学学生教育成长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教师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学习及授课,提高趣味性,鼓励孩子自主进行学习,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认证主体韵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40JF6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