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法教案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饲法

呼吸内科

【概念】

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鼻饲饮食是经胃肠道插入导管,给患者提供必需的食物、营养液、水及药物的方法称为管饲饮食,是临床中提供或补充营养的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目的】

对不能自行经口进食的患者以鼻胃管灌入流质食物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适应症】

昏迷患者

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起吞咽困难患者

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

其他患者,如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等

【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询问患者身体情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

历。

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腔疾患。2.患者准备:了解鼻饲饮食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

事项,愿意配合,鼻孔通畅。

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

无菌鼻饲包内备:治疗碗、镊子、止血钳、压舌板、纱布、胃管或硅胶管、50m1注射器、治疗巾。

治疗盘内备:液体石蜡、棉签、胶布、别针、夹子或橡皮圈、手电筒、听诊器、弯盘、鼻饲流食(38~40℃)、温开水适量(也可取患者饮水壶内的水)、水温计。按需准备漱口或口腔护理用物及松节油。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无异味。

操作要点:

⑴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⑵根据医嘱准备鼻饲液。

⑶携用物至患者床旁,为患者取适当体位。

⑷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

⑸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⑹选择合适位置固定胃管。

⑺灌注鼻饲液。7.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

告知患者鼻饲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及配合方法。

指导患者在恶心时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

指导患者在带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

【注意事项】

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管粘膜,尤其是通过食管3个狭窄部位(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时。

插入胃管至 10~15cm(咽喉部)时,若为清醒患者,嘱其做吞咽动作;若为昏迷患者,则用左手将其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利插管。

插入胃管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表明胃管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再插。

每次鼻饲前应证实胃管在胃内且通畅,并用少量温水

冲管后再进行喂食,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防止鼻饲液凝结。

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 38~40℃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防止产生凝块;药片应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并定期更换胃

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7.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患者禁忌使用鼻饲法。

【出院患者注意事项】

携带鼻饲管出院的患者,告知患者及家属妥善固定鼻饲管,输注营养液或特殊用药前后,应用温开水冲洗喂养管。

营养液现配现用,粉剂应搅拌均匀,配制后的营养液放置在冰箱冷藏,24h内用完。

长期留置鼻饲管或鼻肠管者,每天用油膏涂拭鼻腔粘膜,轻轻转动鼻饲管或鼻肠管,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定期(或按照说明书)更换鼻饲管,对胃造口、空肠造口,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特殊用药前后用约30ml温水冲洗鼻饲管,药片或

药丸经研碎、溶解后注入喂养管。5.避免空气入胃,引起胀气。

6.注意放置恰当的管路标识。

【健康教育】

给患者讲解管饲饮食的目的、操作过程,减轻患者焦虑。

给患者讲解鼻饲液的温度、时间、量,胃管的冲洗、患者卧位等。

给患者介绍更换胃管的知识。

告诉患者若鼻饲后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氧气吸入技术

呼吸内科徐雯

【概念】

氧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如果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

【氧气吸入目的】

1、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缺氧的分类、吸氧的适应性】

缺氧的分类

低张性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由于吸入氧气的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引起。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

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致。常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其原因为全身性循环性缺氧和局部性循环性缺氧。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大动脉栓塞等。

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其

原因为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常见于氰化物中毒、硫化物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