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微专题之我国常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合模板.docx

高考地理微专题之我国常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合模板.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地理微专题之我国常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合模板

真题展示

(2018·浙江11月选考)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如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

B.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

C.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D.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

(2)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用水?????②全面造林

③禁止放牧?????④生态移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方法指导

答案:(1)B(2)D

建立模板

我国常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合建模

问题

代表

地区

成因

具体措施

水土

流失

黄土

高原

(1)自然原因:①过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④沟谷纵横,地形坡度大。

(2)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修路、开矿等;②植被破坏

①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引水灌溉;

②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③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

东南

丘陵

(1)自然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②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大,土层薄。

(2)人为原因:①陡坡开垦;②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

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能;③改坡为梯田;④植树造林

土地

荒漠

西北

地区

(1)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多大风且风力强;②地表径流少,流水作用微弱;③植被稀疏,地面缺少植被保护;④土质疏松,沙质沉积物深厚。

(2)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开垦;③过度放牧;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不合理的开矿、交通建设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如改良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如退耕还林、退耕还牧;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⑤控制人口增长

石漠

云贵

高原

(1)自然原因:①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②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

(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放牧

①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②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土壤

次生

盐渍

华北

地区

(1)自然原因:①地势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旺盛;③土壤呈碱性。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有灌有排;④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⑤生物措施

湿地

萎缩

洞庭

湖、三

江平

(1)自然原因:①泥沙淤积;②全球变暖。

(2)人为原因: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

①上游山区退耕还林、还草;②中游退耕还湖;③防治水污染;④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

森林

破坏

东北、

西南、

华南

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②森林火灾;③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①应坚持以营林为主;②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提升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恐怖”胶林面积。

西双版纳位于100°16′E~101°50E和21°10′N~22°24′N之间,是全国少数几个适宜橡胶种植的地方之一。全州植胶总面积从1988年的7.7万公顷增加到41万公顷,使云南省一举超越海南成为全国橡胶产量最大的省份。虽然这个数字还有人认为太保守,但是当地人都用“恐怖”这个词汇来描述西双版纳的胶林面积,胶林左右着当地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橡胶林——绿色沙漠。

橡胶树在20~30℃才能正常生长和产胶,5℃以下即受冻害,并且橡胶枝较脆弱,橡胶树采割期为25~30年,有淡旺季之分。每年2~4月、8~10月为淡季,每年5~7月、11月到次年1月为旺季,胶林具有独占性。橡胶种植过程:砍伐烧尽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种幼苗→除去再次生长的植物(往往使用光谱性除草剂)以保证橡胶树健康生长5~6年后开割橡胶。为了保证橡胶林的产量,需要控制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尽量扩大间距。

材料三西双版纳气候资料柱状图。

(1)结合材料三说出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份的主要原因。

(2)结合三则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发展橡胶种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结合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种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