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滚刀变模数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齿轮滚刀变模数设计

前言

**看到论坛上有人问起,再想想自己好久没有总结经验了。于是发帖。

**这些东西可是在书上找不到的。

**因为该经验为个人经验,不涉及公司机密,且无专利限制,可以拿来和同仁共享。

**版权所有。转载注明出处。

1,原理

变模数设计在原理上的可行性上非常简单。齿轮配对啮合和齿轮齿条啮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基节相等,即m1*cos(a1)=m2*cos(a2),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对于被加工齿轮参数(m1,a1),有无数个滚刀参数(m2,a2)与之配合。

滚刀在滚切过程中可近似看作齿条。齿轮齿形为滚刀刀刃包络线。

TIF为滚齿工序所要求有效渐开线起始点。如果后续工序有剃齿或磨齿需要留余量,则TIF指去除余量后有效渐开线的起始点。滚刀的设计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能够得到TIF。

2,设计的好处

TIF

得到所要求的TIF是变模数设计的主要目的。很多情况下,客户图纸要求的TIF非常低,而滚刀干涉所得到的过渡曲线部分非常大,你已经采取了所有其他的办法,都不行。于是,减小压力角吧。

小压力角的齿条,在啮合中啮合系数更大,得到的起始点能够大幅下移。形象地说,能够往齿底方向更伸得下去。如果你有齿轮齿条模拟软件,能够看得很清楚,对比很鲜明。汉江以前没有模拟软件,现在可能已经有了。

如果通过变模数,已经把压力角压到不能接受的地步,还是离TIF很远,OK,联系客户吧。

有时候客户希望能用一把刀切削几个规格的齿轮。往往同时满足所有的TIF要求是很困难的。这种情况下变模数无疑是你最好的帮手。

优化齿形参数

既然减小压力角能够将TIF的压力大幅降低,那么齿形参数的设计就不用捉襟见肘,那就尽情发挥你的设计才能吧。

使用原有设计

汽车变速器齿轮和所用齿轮刀具,绝大部分是非标。但是接到一份齿轮图纸,请不要急着设计新刀。你可以找你以前模数相近的设计,然后通过变模数设计,来校核是否能够使用原有设计。

部分标准化

甚至,对大客户或者系统解决方案,你可以进行一些部份的标准化。将能够滚刀规格的数量大幅下降。

优化侧后角和顶后角的组合

设计时可以通过改变压力角,变大或者变小,来调节侧后角,从而达到优化其与顶刃后角的组合。

3,应用的好处

成本

减少滚刀规格,意味着滚刀制造成本降低。滚刀供应商会报给你更低的价格。

减少滚刀规格,也意味着降低了在滚刀采购上的资金运转量,降低了库存,降低了管理成本。

齿轮经常有试验项目或者不正常中断项目。这时会有一批滚刀成为闲置。2.3中所述能够帮上一部分忙。如果是客户愿意,还可以将旧滚刀重新磨齿形,投入使用。这时候变模数设计就能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切削性能

优化的参数,如2.2和2.5中所述,能够改善切削条件,提高滚刀的切削性能。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好处是,模数变小(虽然幅度很小),能够增加每排牙齿的数量,从而增加窜刀次数,提高滚刀寿命。这个好处不是很明显。

4,生产的好处

成本

滚刀的生产成本对批量非常敏感,特别是3件以内(含)。而汽车齿轮滚刀的批量,大部分是这个范围。所以降

低滚刀规格数对生产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工装系列化(须压力角系列化)

主要作用体现在铲磨砂轮的系列化。高性能滚刀的铲磨,所使用的砂轮无论是陶瓷还是CBN都很昂贵。而砂轮的消耗,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变换齿形的时候,被打砂轮打掉的。将砂轮的压力角系列化,从而让设计者选择压力角,能够大幅降低砂轮成本和库存压力。

另外,部分螺纹车刀和铲刀的准备也可以能够从中受益。这和容屑槽角度与槽底圆弧组合的系列化是一个道理。

齿轮

齿轮是依靠齿的啮合传递扭矩的轮状机械零件。齿轮通过与其它齿状机械零件(如另一齿轮、齿条、蜗杆)传动,可实现改变转速与扭矩、改变运动方向和改变运动形式等功能。由于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准确、功率范围大等优点,齿轮机构在工业产品中广泛应用,其设计与制造水平直接影响到工业产品的质量。

齿轮的发展史

人类对齿轮的使用源远流长,有史料记载,公元前400至前200年间的中国古代就开始使用齿轮,中国山西省出土的青铜齿轮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齿轮。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古印度的棉核剔除机构(现收藏于柏林博物馆)都含有齿轮机构。齿轮的发明人无史可考,而亚里士多德可认为是第一个系统论述这一机构的人。而阿基米德不仅对齿轮和蜗轮有详尽的论述,Pappus更记载了阿基米德通过一个蜗轮和九个齿轮的机构,使少数几个奴隶就将大船Syrakusia推下海中。

早期齿轮并没有齿形和齿距的规格要求,因此连续转动的主动轮往往不能使被动轮连续转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齿形发展为弧形,并通过减小齿距使被动轮获得连续转动,这使得齿轮机构的汲水装置十分普及。

由于钟表的出现和普及,人们产生了对齿轮定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