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绪论.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金属材料学

百色学院

主讲:卿培林

2012.2

一、课程特点和要求

课程特点:综合、应用性、经验性。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要点及思路

主线:材料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应用之间的有机关系

核心:合金化原理

“思想”:作用的辨证与矛盾的转化。

三、教学安排

教学:详略,有的内容自学;

实践:课堂讨论,小论文,综合性实验,思考题;

考试:考试+平时+课堂讨论与实验

四、学习要求

►掌握金属材料合金化原理、合金元素对钢相变、组织、

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

►掌握常用钢、铸铁、高温合金、有色金属等材料的牌号、

成分、组织、力学性能和用途。

►能够根据工程构件、机器零件(或工具)的服役条件,

合理选用材料,正确确定热处理技术条件。

五、参考书目

►戴起勋编著,《金属材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王晓敏主编,《工程材料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吴承建主编,《金属材料学》,冶金工业出版社

图材料学主线示意图

绪论

——金属材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0.1金属材料发展简史

1、第一阶段——原始钢铁生产

公元前4300年:自然的金、铜及锻打等工艺

公元前2800年:铁的熔炼

公元前2000年:青铜器兴盛,编钟与武器(商、

周、春秋战国)

东汉时:反复锻打钢→最原始形变热处理工艺。

淬火技术:“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

→现代的水淬、油淬。

上图:吴王夫差矛和越王勾践剑

右上:商周时期的青铜敦和尊

盘-国家一级文物

右下:商代青铜纵目人面像

擂鼓礅二号墓编钟复制件

1981年湖北擂鼓墩二号墓出土战国编钟一套,音律准确,音色

优美。其件数和规模仅次于曾侯乙编钟,总音域达5个8度以上,可

自己转调,奏出五声、六声、七声音阶构成的各种乐曲。须五人合

作演出,众声齐发,交响叠鸣。无愧为古代音乐之绝响。

2、第二阶段——金属材料学科的基础

奠定金属材料学科基础:金属学、金相学、相变和合金钢等。

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论。

1830年:Hessel提出32种晶体类型,普及晶体指数。

1891年:俄、德、英等国科学家分别独立地创立了点阵结

构理论。

1864年:Sorby制备第一张金相照片,9倍,但意义重大。

1827年:Karsten从钢中分离出了FeC,1888年Abel证明了

3

这是FeC。

3

1861年:俄契尔诺夫提出了钢的临界转变温度的概念。

19世纪末:马氏体研究已成为时髦,Gibbs得到了相律,

Robert-Austen发现了奥氏体固溶特性,Roozeboom建

立了Fe-FeC系的平衡图。

3

钢的组织命名:

Austenite→英金属学家Austen;

Bainite→美科学家Bain;

Sorbite→英科学家Sorby;

Martensite→德科学家Marten;

Troostite→法化学家Troost;

Ledeburite→德学者Ledebur

新合金钢发明:

1820年,铁-铬合金;

1857年,钨钢;1898年,含钨高速钢雏形

1871年,锰钢和硅钢。

开始了合金钢的新纪元

3、第三阶段——微观组织理论大发展

合金相图,X射线发明及应用,位错理论的建立。

1912年:发现X射线,证实α()-Fe是bcc,γ-Fe是

fcc;固溶体规律。

1931年:发现合金元

文档评论(0)

150****58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