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司马迁描述某一时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这一描述反映出,当时()

A.德治与法治之争加剧 B.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C.民族交流交融的加强 D.社会结构剧烈变动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矫称蜂出,誓盟不信”可知,这一时代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当时礼崩乐坏,传统等级制度遭到破坏,奴隶主阶级走向衰落,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崛起,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动,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传统等级制度被破坏,无法体现德治和法治之争和民族交融的加强,排除AC项;材料所处的时代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当时兼并战争愈演愈烈而不是争霸战争,排除B项。故选D项。

2.如图为西汉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图。这些工程在当时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构建京畿区的军事防卫圈 B.保障政治中心物资供应

C.加强关中各地的经济交流 D.利用黄河资源灌溉农田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汉时期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以长安为中心沟通关中各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水利工程有利于将关中地区的粮食运往都城,进而保障政治中心的物资供应,B项正确;材料中的水利工程主要涉及农业和漕运,与军事防卫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这些水利工程客观上加强了关中的经济交流,但这不是主要作用,排除C项;据材料图片可知,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以泾水、杜水、丰水、洛水等为主,并没有充分利用黄河资源,排除D项。故选B项。

3.据下表能够推断出,宋代()

宋代史料中关于宋代租佃关系的部分记述

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苏轼,《苏轼文集》

主户常若(苦)无客,今岁流移至者,争欲得之,借贷种子,与夫室庐牛具之属,其费动百千计,例不取息。

薛季宣,《艮斋先生薛常州浪语集》

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徐松,《宋会要辑稿》

A.社会的阶层流动性较大 B.佃农租赋负担显著减轻

C.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 D.租佃制优化了资源配置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材料三则材料都说明,宋代地主为了挽留佃户,对细户的利益适当的照顾,否则佃户会流失,这反映了租佃制优化了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配置,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主与佃户间的经济关系,而不是社会阶层流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细农租赋负担的对比信息,得不出“显著减轻”的结论,排除B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地主适当照顾佃农利益,但不能推断出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排除C项。故选D项。

4.元世祖前期和中期出现的行省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特定的军政需要,事毕即撤。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后,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陡然减少,而半固定化的行省不断扩充和发展。明洪武时期,中书省被撤,行省独存。由此可见()

A.行省发展过程漫长曲折 B.行省运作具有较大随意性

C.行省长官成为割据势力 D.行省由军事转为监察机构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元朝、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行省从临时机构到半固定化,再到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发展过程漫长复杂,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行省具体是如何运作的,排除B项;行省要服从于中央,故行省长官成为割据势力说法错误,排除C项;行省后来成为行政机构,不是监察机构,排除D项。故选A项。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向广东地方官员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颁布告示允许华人出洋。《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确认了华人出洋的合法性,并对《大清律例》进行了修改。这表明当时()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英法侵华促进了中国现代化

C.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政府缺乏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题本质。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由不允许华工出国到被迫允许华工出国,说明中国的权力进一步丢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