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__魏晋隋唐和宋元时期第5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学生用书.doc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__魏晋隋唐和宋元时期第5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学生用书.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社会发展,认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选择性必修》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儒学

(1)魏晋南北朝,儒学开始吸收________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____________。

(3)唐朝中期,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韩愈提出________,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2.道教

(1)兴起于东汉末。魏晋南北朝时,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

(2)唐朝统治者奉行________,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3.佛教

(1)西汉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吸收儒、道的思想,________。

(2)武则天时,佛教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4.反佛教斗争

(1)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劳动力不事生产,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2)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知识点二文学艺术和科技

1.文学成就

(1)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唐朝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______________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2.书法、绘画、石窟艺术:东晋王羲之世称________,唐代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3.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发展

(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地理学: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________,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4.隋唐时期——科技成熟

(1)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雕版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________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3)火药的发明与应用: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________,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4)天文学: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________。

(5)医学: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________,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唐高宗时编修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知识点三中外文化交流

佛教

东传

高僧

来华

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西行

取经

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唐朝的高僧________,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佛教

外传

鉴真

东渡

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学问僧

来华

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________是其中的代表

其他

文化

交流

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日本、新罗向唐朝派遣使节和________,其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

唐朝后期,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1.思维拓展——三国至隋唐三教的发展

2.社会情境——唐代儒学的地位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思考: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儒学与佛教、道教相比政治地位怎样?

试答:

3.易误辨析——唐朝社会变迁对唐诗风格的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景象。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日渐衰落的社会景象。

4.学习情境——唐代科技

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璠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思考:这个记载说明了什么?

试答:

5.学术情境——唐朝文化兼收并蓄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历史上,唐代却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q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