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发展简史.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中国丝绸开展简史

丝绸生产的产

丝绸生产构造的演变

丝绸生产技艺的进步

〔一〕丝绸生产的产生

有关丝绸生产的起源问题专家们意见并不一致,有的支持流传下来的传说,

有的则通过考古进展推测,同时,不同专家推测的时间又不尽一样。

传说远在黄帝时期,元妃始祖就开场驯养野蚕为家蚕,取蚕丝织成做衣服的

锦帛。在古老的耕织图上,已详尽地记录了古代蚕农育蚕、养蚕、缫丝、织绸的

整个过程。

1926年考古学家济博士等人在西荫村开掘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时,发

现了一个经过割裂的形似大半个茧壳的化石,经过科学分析和测定,它是一只桑

蚕茧壳,而凑巧的是这一重要发现恰恰在人们普遍传说的蚕神嫘祖的故土和蚕丝

的故土,有人就以此作为证据,来证明传说的可信性。

但是对于丝绸起源问题的讨论只依靠传说是不可取的,更重要的则是根据文

献记载以及考古发现,对其进展合理的推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会有方法

解决丝绸起源的问题。迄今为止,对于该问题的讨论大都是基于当下的考古发现,

文献资料,以及推断。

周匡明、唐云明二先生通过对余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木制工具:

刀、匕、小棒、卷布棍、术经轴与骨匕、骨针、管状针、织网器、纺轮以

及牙雕小盅外壁雕刻的编织纹〞和蚕纹〞图案的综合研究,得出了早在7000

年前的河姆渡人就已经有了较完备的原始纺织工具,蚕茧利用的秘密很可能

.z.

-

已被其掌握的结论。

而卫斯在中国丝织技术起始时代初探一文中,对上述观点进展了疑心,他

认为中国丝织技术产生于父系氏族公社的兴旺时期,已有5700年的历史,而

人工养蚕也大致可追溯到这一时期,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500年,也有

5500年的历史。

虽然在起始时代的问题上,专家们众说纷纭,但是有些问题还是达成了一致

意见的。

中国考古学家在1998年荥阳青台遗址的一次考古中,发现了距今约5500

年的丝绸碎片。不过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说法,是中国科学家在1958年考古发

现的,距今公元前3700~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丝绸织品。关于丝织

品的考古发现还有好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

便开场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

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二〕丝绸生产构造的演变

还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中国就已经形成了丝绸生产的组织机构。由于远古时

期,文字还不兴旺,对于社会活动的文献记载少之又少,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社

会活动主要通过考古发现,以及适当的采用传说。

据传说,中国从夏代起纺织品已成为交易物品,出现了纺织生产兴旺的中心

城镇,形成了以纺织生产为业的专业氏族。至迟在周代,已有了官办的手工纺织

作坊,而且局部工已日趋细密。周代的栽桑、育蚕、缫丝已到达很高的水平,束

丝〔绕成大绞的丝〕成了规格化的流通物品。在商代遗迹已发现织有几何花纹和

.z.

-

采用强拈丝线的丝织物;周代遗物则已有提花花纹;春秋战国丝织物品种已发现

有绡、纱、纺、縠、缟、纨、罗、绮、锦等,有的还加上刺绣。诺木洪和**许多

地方出土彩色的毛织物,年代不晚于西周初。在这些纺织产品中,锦和绣已非常

精巧。所以锦绣〞成为美好事物的形容词。

夏代以后直到春秋战国,纺织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开

展。原料培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纺织组合工具经过长期改良演变成原始的缫车、

纺车、织机等手工纺织机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一局部纺织品生产者逐

渐专业化,因此,手艺日益精湛,缫、纺、织、染工艺逐步配套。纺织品则大量

成为交易物品,有时甚至成为交换的媒介,

文档评论(0)

150****81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