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龙病监测方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柑桔黄龙病监测方法

柑桔黄龙病监测方法(试行)

为规范柑桔黄龙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发生、发展动态,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柑桔黄龙病菌监测区域、监测布点、监测时期、监测方法等要求。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地柑桔黄龙病的监测。

1监测准备

收集当地柑桔、金柑属和枳属植物等芸香科植物的种植情况,柑桔黄龙病菌发生历史和现状等有关资料;制定简便易行的柑桔黄龙病菌监测计划。

2监测区域

2.1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疫情发生高风险区域,如:从疫情发生区调入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等芸香科植物的种苗及产品的地区,境外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植物引种种植区,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等芸香科植物种苗繁育基地等高风险区域。主要监测是否传入柑桔黄龙病菌。

2.2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主要监测多年种植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植物等植物,并有柑桔黄龙病发生历史的地块。监测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监测作物

重点监测柑桔属、金柑属、枳属等芸香科植物。

4监测工具

剪刀、取样袋、手套、鞋套、小镊子、荧光记录笔、标签纸、记录表、消毒液等。

5监测时期

在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类等苗或成年树春、夏、秋梢转绿后各调查1次,调查时间一般为5月上旬至11月中下旬,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作物的生育期确定具体的调查时间。

6监测方法

6.1未发生区

6.1.1访问调查

向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类的种苗育苗场和采穗圃、经销商、农技人员等相关人员询问有关柑桔黄龙病情况,初步了解疫情可能发生地点、时间、危害情况。对询问过程发现的柑桔黄龙病可疑性地区,进行深入重点调查,访问结果填写柑桔黄龙病田间调查记录表(附表1)。

6.1.2踏查

在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果树苗期和田间生长期进行踏查2-3次,代表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

6.1.3定点调查

在访问调查和踏查基础上,发现可疑疫情进行定点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调查10株,统计发病株率。

6.2发生区

6.2.1发生区范围监测

采取访问调查和踏查方法(具体方法见6.1.1和6.1.2),发现可疑疫情进行定点调查,结果记入附表1。

6.2.2发生区发生动态监测

采取定点调查法(具体方法6.1.3)。每县选5个调查点,每30天调查1次,整个生育期调查3次,每点10亩,10亩内采取五点取样,每样点随机调查10株,统计病株率,填写柑桔黄龙病田间调查监测记录表(附表2)

7疫情诊断

7.1现场诊断

主要检查新梢叶片,花期和果实。新梢叶片不能转绿,叶片均匀黄化,或新梢叶片转绿后,从主、侧脉附近和叶片基部及边缘褪绿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状黄化,病株开花早而多,落的多,果实小畸形,坚硬,着色不均匀,近果蒂部分橙红色,其余部分青绿色,果汁少,渣多,味酸,成熟期后仍不着色的“青果”,或着色不均匀的“斑驳果”。

7.2室内鉴定

经现场检验检测,不能确定为柑桔黄龙病的,取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鉴定。

8监测记录

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各调查点结果。监测结果记入附表2。并将原始记录表连同照片、影像等其它资料妥善保存于县级植物检疫机构。

9监测报告

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并按要求逐级报送上级植物检疫机构。

附录:

柑桔黄龙病病原、症状及防治措施等

1病原特征

病原为Liberobacterasiaticum,属原核生物(prokaryote),目前还未能人工培养。菌体多数呈圆形、椭圆形或线形,少数呈不规则形,大小50~600×170~1600nm,菌体的外部界限是膜质结构,厚约17~33nm,平均25nm,由三层膜组成,壁膜结构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膜构造相似。柑桔黄龙病病原分为3个种,即亚洲种(Liberobacterasiaticum)、非洲种(Liberobacterafricanum)和美洲种(Liberobacteramenicum)。亚洲种引起柑桔黄龙病,非洲种引起柑桔青果病。

黄龙病

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40多个国家,是柑桔上毁灭性病害。广东省汕头地区最早发生。在我国,本病主要在南部和西南部各省柑桔产区蔓延为害,摧毁了大量的柑桔园,二十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严重,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的柑桔产区广泛蔓延,80年代以后,随着柑桔生产的大发展,黄龙病在老病区病情加重,新病区不断扩大,至今在江西、浙江、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南等省的部分产区均证实有黄龙病发生。

2为害症状

柑桔树各生长期均感病,4~6年生开始结果的树发病较多,苗期或十几年以上的成年树发病较少。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梢、秋梢发病最多,其次是春梢。春梢发病时,当年新抽春梢能正常转绿,5月份以后部分叶片主脉、侧脉附近黄化,叶肉逐渐褪绿变黄,

文档评论(0)

138****2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施工员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6月09日上传了施工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