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7个病种慢乳蛾梅核气暴聋鼻鼽耳鸣慢喉.docx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7个病种慢乳蛾梅核气暴聋鼻鼽耳鸣慢喉.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7个病种慢乳蛾梅核气暴聋鼻鼽耳鸣慢喉

目录

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455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458

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的门诊患者。一、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乳蛾病(TCD:BRY01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ICD-10:J35.0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1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临床常见证候: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脾胃虚弱,喉核失养证痰瘀互结,凝聚喉核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路径治疗时间≤3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能配合研究治疗者。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患者同意接受中医治疗。(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及扁桃体肥大程度的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必需的检查项目:咽部常规检查。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常规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外治法(1)烙法。(2)啄治法。(3)含漱法。(4)吹药法。(5)含服法。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滋养肺肾,清利咽喉。(2)脾胃虚弱,喉核失养证:健脾和胃,祛湿利咽。(3)痰瘀互结,凝聚喉核证:活血

化瘀,祛痰利咽。3.针灸治疗(1)体针。(2)耳针。(九)完成路径标准

1.咽部阻塞感,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主要症状消失。2.扁桃体体积变小。(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出现合并症或并发症不能完成路径,需要相关科室会诊及进一步治疗。2.患者拒绝剔除。

二、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TCD:BRY012、ICD-10:J35.0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病程: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标准治疗时间≤30天实际治疗时间:天

日期年月日(第1天)□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完成初步诊断□中医辨证□确定治疗方案□完成首诊门诊病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年月日(第2~14天)□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注意证候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继续目前治疗□增加外治疗法□增加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疗法□增加针灸疗法□对症处理□完成复诊记录□无□有,原因:1.2.年月日(第15~28天)□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注意证候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继续目前治疗□增加外治疗法□增加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疗法

□增加针灸疗法□对症处理□完成路径,出组□完成复诊记录□无□有,原因:1.2.年月日(第30天)□病情评估□判断治疗效果□制定随访计划主要诊疗工作□无变异□有,原因:记录1.2.医师签名□无□有,原因:1.2.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咽异感症的门诊患者。一、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梅核气病(TCD编码:BRY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咽异感症或神经官能症(ICD-10编码:F903.56)。(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8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孔维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梅核气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