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应用目录1.纳米的概念2.纳米科技概念的提出与发展3.纳米技术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4.药物纳米化的主要优势5.纳米载药系统——研究热点6.纳米载药系统的特点7.理想的纳米药物应该具备的条件8.纳米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展望1.纳米的概念纳米”是英文nanometer的译名,是一种度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即1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约相当于45个原子串起来那么长。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纳米研究的范围是1到100纳米,0.1纳米是单个氢原子的尺寸,因此所谓0.1纳米层面的“纳米技术”是不存在的。2.纳米科技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最早提出纳米尺度上科学和技术问题的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恩曼。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80年代初发明了费恩曼所期望的纳米科技研究的重要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微观表征和操纵技术,它们对纳米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纳米尺度上的多学科交叉展现了巨大的生命力,迅速形成为一个有广泛学科内容和潜在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3.纳米技术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纳米粒径化增加药物吸收度纳米控释系统改善药物性质纳米粒径级载体替代病毒载体纳米机械装置辅助设计药物纳米技术在药物其它领域的应用4.药物纳米化的主要优势药物增溶:减小粒径、控制粒径分布等可提高药物的溶解性,使药物易于吸收可靶向释放(被动靶向分布)可控释放(尺寸大小)易于透皮吸收、易于穿过血脑屏障等5.纳米载药系统——研究热点美国、日本、德国——21世纪科研重点发展项目。美国近80%纳米技术专利与医药有关美国FDA已批准几种抗癌纳米药物制剂进入市场,如阿酶素纳米脂质体制制剂于2000年进入市场。国内:“广谱速效纳米抗菌颗粒”创伤贴、溃疡贴、烧烫伤敷料——进入规模化生产“纳米中药”技术已申请专利纳米技术——医药学领域广泛应用前景6.纳米载药系统的特点纳米载体尺寸小,可进入毛细血管,胞饮方式吸收纳米药物比表面高——药物增溶延长药物半衰期解决口服易水解药物的给药途径制备成靶向定位系统主动靶向:通过载体表面进行修饰,如图被动靶向:根据粒子尺寸大小在身体内的分布不同消除生物屏障对药物作用限制如:血脑屏障、血眼屏障、细胞生物膜屏障用聚山梨酯80对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能突破血脑屏障,显著提高脑内药物浓度和疗效。7.理想的纳米药物应该具备的条件较高的载药量30%较高的包封率80%制备和纯化方法简便,易于扩大生产载体材料可生物降解,低毒或无毒适当的粒径与粒形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纳米药物载体图片8.纳米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展望纳米技术已经悄悄的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种种变化,而对原子和分子的进一步驾驭,将引起一场比微米技术更为深远的大规模变革。在药物研究领域,纳米技术更将成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它将使药物的生产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自动化、大规模,而药物的作用将实现器官靶向化,同时药物细胞内结构靶向化将成为今后药物研究领域最热门的课题。在不久的将来,被视为世纪疑难病症的艾滋病、高血压以及癌症,最终都会被迎刃而解,从而也给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谢谢***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