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第十七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ppt

高教版中职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第十七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为推翻清政府作了不懈的努力,并为之流血牺牲。谱写了一曲曲悲状的革命之歌。向革命先烈致敬!!!!时间领导人起义名称结果1906年冬萍浏醴起义1907年绍兴起义广西起义1910年孙中山、黄兴、赵声革命志士的奋斗。刘道一、蔡绍南徐锡麟安庆起义孙中山、黄兴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秋瑾失败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注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一孙中山《黃花岗烈士事略序》二、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3.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4.经过起义爆发——攻占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2.领导机关共进会、文学社影响: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性质: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意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课标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一、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2.影响:中华民国的建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2024年新版教学课件如遇课件中视频、音频无法正常播放,请在网站联系上传者索取完整版本。如需与本课件(或其它课件)配套的教学设计、随堂练习,请与上传者联系索取。课标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第17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上书李鸿章(1894年)——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拯救中国。1894年11月2.建立兴中会美国檀香山时间:地点:3.领导广州起义1895年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起义。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以推翻清廷为己任,在当地吸纳会员130余人。1895年1月底,孙中山回到香港发展组织,他的旧友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以及杨衢云、黄咏商等都成为了兴中会的骨干。这是未及发动就失败的起义,陆皓东不幸被捕,英勇不屈而死,成了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第一人。(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举国上下对清政府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人民开始觉醒,要求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呼声日益高涨。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2)革命思想的传播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3)革命团体纷纷成立,为同盟会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4)中国同盟会地点:机关报:总理:孙中山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有了统一领导和奋斗目标,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时间:日本东京1905《民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材料研读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