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完整版).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学概论(完整版)

第⼀章政治⽣活中的国家

第⼀节国家与国家形成理论

1、国家的含义与特征

1.1国家的含义

“国家”在汉语中由“国”和“家”两个汉字组成。最初,两者是分开使⽤且有区别的,如《尚书》中的“天⼦建国,诸侯⽴家”,但由于“家

国同构”的统治思想的需要,这⾥“家”的理解已经超越⼀般意义上的家庭,上升为各诸侯国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这实际上

为“国”、“家”并提奠定了基础。所以,中国古代许多典籍中还有“国”、“家”合在⼀起的说法,如《荀⼦》中的“国家⽆礼则不宁”。但

有⼀点需要注意,在中国古代,⼤⼀统的国家常常被称为“天下”,“国家”并不是指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与西⽅学说

中“state”的国家观念相等同的国家观念是近代才形成的。

从国家的词源学来考察,凸显了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意义。同时国家之所以为国家,其不可或缺的乃是公共权威中⼼的存

在,否则国家仅有地缘意义⽽⽆政治意义了。

西⽅政治学对国家的界定众说纷纭。政治哲学探讨的是国家的本性,由此⽽形成两⼤流派:⼀是古典取向的共同体说;⼆是近

代取向的契约从政治共同体的⾓度理解国家,揭⽰了国家的本源意义,或者说展现了国家的理想形态,⽤以关照和判断国家的

现实形态;近代契约论则认为国家乃是基于个⼈利益的基础上建⽴的,⼈们正是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才不得不联合成国家,国

家的终极⽬的也在于实现个⼈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定义来⾃于恩格斯。恩格斯在其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给国家下了完整的定义:“国家是表

⽰:这个社会陷⼊了不可解决的⾃我⽭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摆脱这些对⽴⾯。为了使这些对⽴⾯,这些经济

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于在⽆谓的都争⽃中把⾃⼰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种表⾯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量,这种⼒量应

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但⼜⾃居于社会之上并且⽇益同社会脱离的⼒量,就是国

家。马克思主义既强调对国家本性的探讨,以对现实国家进⾏价值判断和关照批判,有着重对现实国家的现象还原,对其形态

做科学描述,并将两个⽅⾯有机的加以结合。这为我们全⾯的理解国家提供了依据。

据此,我们可以对国家做以下三个层次的理解:

(⼀)国家由领⼟、⼈⼝、主权和政府所构成;

(⼆)国家以社会公共权威为基础进⾏维持和运作;

(三)国家的终极⽬标是维护在社会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1.2国家的基本特征

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本质特征

(1)国家的阶级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特征或属性这是由市民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国家的实质就是阶级统治的⼯具。市

民社会构成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国家的维持和运作都受制于市民社会所提供的经济、政治和⽂化等的各种客观条件。(2)国

家的相对⾃主性。国家的相对⾃主性体现了国家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服务于整个社会。

2、国家形成的不同理论

2.1规范性论证视⾓下的国家起源

(1)国家社会共同体说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权利意识和利益共享的观念⽽结合成的组织体。代表⼈物:亚⾥⼠多

德、西塞罗

(2)国家神权说国家的起源被归结为是由神或上帝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统治者的权⼒直接来⾃神或上帝的赐予。代表⼈

物:托马斯·阿奎那

(3)社会契约说该理论假设了⼀种⾃然状态,⽣活于其中的⼈具有⾃然⽽来的天赋权利,但这种⾃然状态或多或少是有缺陷

的,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是⼀种“⼀切⼈反对⼀切⼈的战争状态”。为了摆脱这种可能招致恐惧、贫穷、匮乏的不利局⾯,⼈们⾃

愿放弃⾃⼰的全部或部分权利,订⽴⼀种契约,建⽴起⼀种⾜以保障⾃然权利的国家。代表⼈物: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

卢梭

2.2历史学考察视⾓下的国家起源

(1)内部冲突理论该理论认为国家的进化是通过阶级⽃争实现的,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随着剩余产品的产⽣,⾮⽣产阶级

逐渐发展出来,最后成为⼀个⽣产资料的占有者阶级。同时,更复杂的制度也意味着财富和分配集中在中央代理者—⾸领、国

王或是官僚集团—⼿中。

(2)外部冲突理论这⼀理论在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中得到充分表达,他认为,强势的组织必然战胜弱势的组织,并将

后者统⼀到拥有强⼤武⼒控制的集权政府之下。在这⼀“优胜劣汰”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国家需要维持⼀⽀强⼤的常备军,这会

促使⼀个不甚团结的社会趋向于建⽴⼀种坚强的中央领导。(3)⽔利⽂明该理论认为,早期国家的发展往往与⼤江⼤河的治

理联系在⼀起,例如“四⼤⽂明古国”往往与作为母亲河的⼤江⼤河相互共⽣。它认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机制是灌溉,只有控制了

⽔利,才可能建⽴起完善的集约型农业,从

⽽促成⼈⼝的⼤量增加,修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89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提供各种优质的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