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美洲、两极地区-2024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docx

专题08 美洲、两极地区-2024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专题08美洲、两极地区

【体系构建】

【重难诠释】

重难点01美国的农业及发展条件

重难点02巴西与其他国家地理特征对比

重难点03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重难点04两极地区环境对比与科考时间成因

【分阶训练】

重难通关练

培优争分练(含新考法、新情境)

重难点01美国的农业及发展条件

农业带

分布

发展条件

乳畜带

纬度较高的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①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

②制造业发达,城市和人口密集,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玉米带

美国中部平原的中部

地处温带,地势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土壤肥沃,雨热同期,适合玉米生长(玉米还可作为饲料,就近供应乳畜带)

小麦区

美国中部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①地势平坦,土质好,雨热同期,适合小麦生长。

②有密西西比河流经,灌溉便利。

棉花带

35°N以南的密西西比河平原

①地势低平。

②纬度位置较低,热量充足,适合棉花生长。

③因土壤肥力下降,棉花种植业衰落,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亚热带作物带

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和佛罗里达半岛地带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高温多雨,地势低平,适合亚热带作物生长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美国西部山间高原、盆地

多高原、高山,降水少,适宜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的发展

小麦和林牧业区

太平洋沿岸北段

地势崎岖,多山地,气候温和湿润,山区森林密布,适合种植小麦及发展林牧业

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太平洋沿岸南段

地势低平,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适合亚热带水果及谷物生长成熟

【考点思辨】

1.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2.联想法识记美国的玉米带和小麦区的分布:美国的玉米带和两个小麦区的轮廓形状像一条金鱼,玉米带像金鱼的身子,两个小麦区像金鱼的尾巴。北边的小麦区主要种植春小麦,南边的小麦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影响因素是热量。

重难点02巴西与其他国家地理特征对比

巴西

澳大利亚

印度

相同点

热带面积广大

不同点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海陆兼备,东临大西洋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独占一块大陆,四面临海,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海陆兼备,三面临海,

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临印度洋

地形

两大地形区:北部亚马孙平原、南部巴西高原

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中

部平原,东部山地

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主要)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资源

经济发展

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首位

发达国家,农牧业、工矿业发达,目前,服务业是经济支柱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人口与城市

分布

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重难点03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雨林作用:

分布及亚马孙热带雨林成因

亚马孙河流域及东部沿海部分地区

成因:(1)从纬度位置看,赤道横贯亚马孙河流域,热量条件优越。

(2)从大气环流看,亚马孙河流域大部分属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

(3)从地面状况看,亚马孙河流域的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风从大西洋吹送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在西部山地的抬升作用下形成了地形雨,同时东岸又有暖流经过,更增加了该地区的湿润程度。

(4)亚马孙河流域处于南美洲大陆最宽广的部位,这也是该地区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条件之一。

破坏及危害

保护

措施

(1)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如禁伐百年以上的原生林;

(2)在弃耕地上重新植树;加强生态维护。

(3)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加强森林管理,健全法律法规等,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热带雨林,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重难点04两极地区环境对比与科考时间成因

一、两极地区环境对比

1.寒冷的气候: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特点

以海洋为主

以陆地为主

特征

严寒,降水量高于南极,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

酷寒(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干燥、烈风,有“白色荒漠”

“风库”“冰雪高原”之称

酷寒的

原因

南极地区陆地面积广,受海洋影响小,海拔高,冰雪覆盖,折射强,所以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温更低,风力更大

2.自然资源、代表动物及居民: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等;

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北极狐

固体淡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生物资源:企鹅、磷虾、鲸、海豹

代表动物

北极熊(“冰海霸王、北极的主人”)

企鹅(“南极绅士、南极的主人”)

居民

因纽特人(黄色人种,住冰屋)、拉普人

无常住人口

二、两极地区科学考察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科考站

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2014年建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