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学知识点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概论

构成:骨细胞、骨胶原纤维及骨基质来源: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特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成骨过程的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一、骨的形态和分类

总数:206块按部位:

6块听小骨(感觉器)、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即四肢骨)3部分,前两者统称为中轴骨。按功能: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一)长骨

形状:长管状,分为一体和两端一体:

又称骨干,是指长骨中间较细的部分,内有空腔,称髓腔,含有骨髓。两端:

两端膨大,称为骺,其光滑面称为关节面,覆有关节软骨并参与构成关节。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为干骺端。

幼年时,骺与骨干之间留有透明软骨,称骺软骨。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的痕迹,称骺线。分布于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二)短骨

形状:多呈立方形,常具有多个关节面。

由于其形体较小,致使运动幅度较小,但其运动较为复杂。短骨之间连接牢固,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因此,它们多成群地分布于某些部位,如腕和足的后部,主要起支持作用。

(三)扁骨

形状:呈扁宽的板状,常围成腔。支持、保护重要器官,

主要分布于头颅、胸部等处。

如颅骨形成颅腔保护脑;胸骨和肋参与构成胸廓,保护心、肺、肝、脾等。扁骨亦可为骨骼肌提供广阔的附着面,如肩胛骨、肋骨等。

(四)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功能多样。

含气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腔,如上颌骨、筛骨等。尚有发生于某些肌腱内的籽骨,其体积一般甚小。

在运动中起减少摩擦和转变骨骼肌牵引方向的作用。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突起:结节、粗隆、棘和嵴等凹陷:窝、凹、压迹和沟等腔洞:腔、窦或房等

二、骨的构造

构成:骨质、骨膜和骨髓

(一)骨质

地位:主要组成部分

分类:骨密质和骨松质。

①骨密质:

地位:构成长骨骨干、骺以及其他类型骨的外层性质:质地致密,抗压、抗扭曲力强

在颅盖骨,骨密质构成外板和内板。

形状: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分布:长骨的骺及其他类型骨的内部。

注:骨小梁的排列方向与各骨所承受的压力以及骨骼肌附着所产生的相应的张力方向一致,从而形成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使骨具有较大的承重力和抗牵拉力。

②骨松质: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称为板障。

(二)骨膜

位置:被覆于骨内、外面

作用:富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保障了骨的营养、再生及感觉。1.骨外膜:包裹于除关节面以外整个骨外面的骨膜,较厚

①外层: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骨膜固着于骨面。

②内层:含有大量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与骨内膜一起在骨的形成、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成年后的创伤修复时其功能活跃,更有产生新骨质和破坏旧骨质的功能。

注:手术中尽量保留骨膜,以免发生骨的坏死或延迟骨的愈合。2.骨内膜:衬于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腔隙内的骨膜,较薄。

(三)骨髓

位置: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类:红骨髓和黄骨髓。

①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胎儿及幼儿的骨髓均是红骨髓。

②黄骨髓:含有大量脂肪组织,失去造血活力。

③转换:在慢性失血过多或患重度贫血症时,黄骨髓转化红骨髓。

从6岁左右起,长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所代替,成为黄骨髓,红骨髓仅保留于椎骨、肋骨、胸骨、髂骨及长骨骺端的骨松质内。

因此,

临床上常在髂嵴、髂前上棘等处作骨髓穿刺,检查骨髓像以诊断某些血液系统的疾病。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组成:有机质和无机质

①有机质:主要包括骨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②无机质:主要为碱性磷酸钙等无机盐类,使骨增加硬度。

③比例:两种化学成分的比例在人的一生中随年龄而发生变化。成年人的有机质约占骨重的1/3,无机质约占2/3。

骨的化学成分直接决定骨的物理性质。

脱钙骨:去除无机质的骨,虽仍具有原骨形态,但柔软而有弹性。

煅烧骨:去掉有机质的骨,虽有原骨的形态和一定的硬度,但脆而易碎,常称为骨灰。

当某些因素影响到钙、磷的吸收和沉积时,

骨质将会出现多孔性,骨组织总量减少,表现为骨质疏松症。

第二节 中 轴 骨

一、躯干骨

组成:椎骨、胸骨和肋骨数目:51块

(一)椎骨

幼年时,有33块,按部位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

随着年龄的增长,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4块尾椎则融合成1块尾骨。成年时,有24块

1.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管:其内容纳脊髓等结构。

椎体的表面为薄层骨密质,内部是骨松质。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棘突和横突均为骨骼肌和韧带的附着处。1.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胸椎: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横切面呈心形。

棘突较长,伸向后下方,互相呈叠瓦状排列。

颈椎:椎体较小,横切面呈椭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