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考古学《考古学导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pdf

河南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考古学《考古学导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考古学导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考古学导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院/系: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南方古猿

2.模印拼嵌画像砖墓

3.炳灵寺石窟

4.《博物馆法》

评卷人得分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战国都城的特点。

2.天然植物染料的分类。

3.古代漆器的现场保护方法。

4.简述博物馆的组织机构模式。

5.中国与欧洲博物馆产生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评卷人得分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中国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

2.试论述广汉“三星堆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1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南方古猿是从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的一大类形态接近猿类的早期人科化石。归属于

人,被认为是从猿到人转变的第一阶段。南方古猿身材比现代人短,颌骨和牙齿都大,脑

容量小,直立行走。迄今发现的古猿化石最早距今约370万年前,最晚的估计约距今50万

年。目前公认的南方古猿化石仅发现于非洲。亚洲爪哇的粗健猿人也被有的学者认为属于

南方古猿。中国湖北恩施地区发现过4枚牙齿也曾被报道为属于南方古猿,但化石太少,

还有待于发现更多材料才能予以肯定。各地发现的南方古猿大体上可分为纤细型和粗壮型

两型。

2.模印拼嵌画像砖墓是指墓内壁面用模印画像砖拼嵌成大幅砖画的东晋南朝墓葬,分布于

南京市及附近的丹阳县等地。其做法是将画像按粉本分别模印在多块砖坯上,入窑烧成砖

后,再拼嵌在墓壁上。模印拼嵌画像砖墓是在一块单砖构成一幅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到东晋末南朝初出现了由多达十块到数百块砖构成的大幅画面。这些砖画是研究东晋南朝

绘画艺术、服饰制度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3.炳灵寺石窟是中国十六国时期至明代佛教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40公里刘家

峡水库的大寺沟西岸。窟群包括上寺、下寺和上、下二寺之间的洞沟三部分,现存窟龛

195个,其中以下寺的窟龛数量为最多。炳灵寺石窟唐称灵岩寺。据有关文献和现存实物

分析,它开创于十六国时期的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各代都有续

凿或修缮,其中以唐代开窟造像最多。明代以后,逐渐萧条和湮没。炳灵寺石窟中的各代

造像,除少数为泥塑和石胎泥塑外,绝大部分为石雕,每个窟龛内,除造像外,均绘壁

画。现存造像,大小共776尊,其中泥塑和石胎泥塑82尊,壁画残留约900余平方米。

4.《博物馆法》是由国家制订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有关发展博物馆事业的专门法

律。博物馆法以国家宪法为依据,以国家发展博物馆事业的根本方针政策为指导,根据本

国博物馆事业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制订,通过法制手段使博物馆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轨

道。它以法的形式提出了处理博物馆各种行为关系的准则、最佳模式与管理标准,由此使

得博物馆事业的稳步、正常发展获得法律上的保证。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战国时期,列国有都,大夫有邑,城的数量和规模有了大发展。目前经考古发掘或调查

的战国都城和重要城邑三四十座,有的沿用春秋故城,有的为新建,如咸阳的秦国都城雍

城、栎阳等。当时的城市突出了军事设防的战略考虑。战国都城的一般特点有:

(1)平面大多呈方形或长方形。

2

(2)选址和营造上突出了攻战、防御考虑,有环绕城的护城壕沟或以天然河道为屏障,排

水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66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