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设计报告最终修改版.docx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锅炉设计报告最终修改版锅炉整体布置介绍受热面布局汽水系统整体概况

— 锅炉整体布置介绍

(一)、锅炉整体的外型——选п形布置

选择п形布置的理由如下:

锅炉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电除尘器等设备均可以布置在地面,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可以建造在地面上;

在对流竖井中,烟气向下流动,便于清灰,具有自身除灰的能力;

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

汽机、锅炉之间连接管道不长。

(二)、受热面的布置

在锅炉炉膛内侧,全部布置膜式水冷壁受热面,其他受热面的布置主要考虑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的影响。

本锅炉为超高压锅炉,汽化吸热较小,加热吸热和过热吸热相应较大。为使锅炉炉膛出口排烟温度降低至要求的数值,避免水平烟道内的对流受热面超温和结焦,从而保护对流受热面,除在水平烟道内布置对流过热热器外,还在炉膛内上方布置全辐射式的前屏过热器,炉膛出口布置半辐射式的后屏过热器。为减少前、后屏过热器中的传热温差,在炉顶及水平烟道的两侧墙,竖井烟道的两侧墙和后墙均布置包覆过热器。

为减少热偏差,节约金属材料量,再热器采用二级再热方式,其中高温再热器对流过热器后的水平烟道,低温再热器布置在尾部烟井。为了再热汽温的调节,使负荷在100%~75%之间变化时,再热器出口汽温保持不变,尾部烟井的上部由隔墙省煤器分隔成两个烟道,主烟道设置低温再热器,旁路烟道设置旁路省煤器,前、后隔墙省煤器采用膜式结构,在旁路省煤器下方的45°管上装有20块烟气挡板用于再热汽温的粗调。在烟气调节挡板的下方烟井设置主省煤器。根据锅炉的参数,省煤器出口工质状态选用非沸腾式的。

热风温度要求较高,采用两台¢6.7m受热面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于9米平台上,属炉外布置,其具有结构紧凑、节约材料、维护方便的特点。

在主省煤器的烟道转弯处下部,设置落灰斗,在转弯处离心力的作用下,颗

粒较大的灰粒顺落灰斗下降,有利于防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堵灰,减轻除尘设备及引风机的负荷。

锅炉整体布置如附图所示。

(三)、锅炉汽水系统

按超高压大容量锅炉热力系统设计要求,该锅炉汽水系统的流程设计如下:

过热蒸汽系统的流程

汽包 顶棚过热器进口集箱 炉顶及尾包覆过热器管系

悬吊管过热器管系

尾部包覆过热器后集箱悬吊管过热器出口集箱

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下后集箱

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后上

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管系(上升)

集箱尾部左右侧后包覆过热器管系(下降) 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下前集箱水平烟道左右侧前包覆过热器管系(上升) 水平烟道左右侧前上包覆

过热器集箱 前屏过热器 后屏过热器 对流过热器进口集箱 对流过热器管系 对流过热器出口集箱集汽汽箱 汽轮机高压缸。

水系统的流程

给水 主省煤器进口集箱 主省煤器管系 主省煤器出口集箱前隔墙省煤器进口集箱 前隔墙省煤器管系

隔墙省煤器出集箱

后隔墙省煤器进口集箱 后隔墙省煤器管系

墙省煤器出集箱 旁路省煤器进口集箱 旁路省煤器管系

旁路省煤器出口集箱 省煤器引水管 汽包 下降管水冷壁下联箱 左右侧墙水冷壁 水冷壁上联箱 汽包

前后侧墙水冷壁

再热蒸汽系统的流程

汽轮机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低温再热器管系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高温再热器进口集箱高温再热器管系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再热器集汽集箱汽轮机中压缸。

(四)、锅炉总体概况

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煤粉炉,呈∏形布置,适应露天。汽包中心标高为42300mm,布置在炉前距水冷壁中心线2660mm处。采用4根¢419×36mm大直径下降管。炉膛由密封良好的¢60×6mm鳍片管膜式水冷壁组成,炉膛截面深×宽

=8840×9600mm,宽深比为1.085,近似正方形。燃烧器呈四角大小双切圆布置。炉膛上部出口处,沿炉膛宽度方向布置6片前屏过热器,横向节距为1350mm,其后布置14片后屏过热器,横向节距为630mm。

高温对流过热器布置在后屏过热器之后,位于折焰角的斜坡上,低温过热器由侧墙包覆管、后墙包覆管以及炉顶包覆管组成。再热器分高、低温两组,分别置于水平烟道以及尾部竖烟井。全部受热面采用悬吊和支承相结合的方式。竖烟井深度7500mm,其上部由隔墙旁路省煤器管分隔成两个烟道,主烟道和旁路烟道,相应设置低温再热器和旁路省煤器。低温再热器受热面载荷通过悬吊管由炉顶钢架承重,受热面向下膨胀。省煤器由旁路省煤器、隔墙省煤器和置于竖烟井下部的主省煤器三部分组成。旁路省煤器以及隔墙省煤器为悬吊式,主省煤器则由三根钢架支承,搁置在水泥构架梁上。两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直接安置在9m运转层上,由水平烟道连接,置于尾部竖烟井的后侧。锅炉烟井周围有管子包裹,采用重力载荷小、厚度薄的敷管炉墙,除尾部空气预热器、烟风道、灰斗及主省煤器外,锅炉的全部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