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蜂 蜜(《本经》)

蜂蜜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所酿的蜜。我国各地均产,主产于湖北、四川、云南、河南、江西、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功效补中、润燥、止痛、解毒。临床用名有生蜜、炼蜜。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治心腹邪气,诸惊痫,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

《名医别录》:微温,无毒。主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辟,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

《本草拾遗》:主牙齿疳匿,唇口疮,目肤赤障,杀虫。

《药性论》:君。治卒心痛及赤白痢,水作蜜浆,顿服一碗止,又生姜汁,蜜各一合,水和顿服之。

《本草衍义》:汤火伤,涂之痛止,仍捣薤白相和,虽无毒,多食亦生诸风。

《本草衍义补遗》:甘,喜入脾。其多食害必生于脾。而西北人得之有益,东南人得之未有不病者,亦气之厚薄不同耳。虽然,东南地下多湿,宜乎其得之为害也。西北地高多燥,宜乎其得之为益也。《本草》云石蜜除众病,和百药。

《本草纲目》:蜂采无毒之花,酿之大便而成蜜,所谓臭腐生神奇也。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止痛;和可致中,故能涸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仲景治阳明结燥,大便不通,蜜煎导法,诚千古神方也。

和营卫润肝脏,通三焦,调脾胃。

蜂蜜生凉熟温,不冷不澡,得中和之气,故十二脏腑之病,罔不宜之。但多食亦生湿热虫匿,小儿尤当戒之。

《本草经疏》:石蜜,蜂采百花酿成。故《本经》味甘,气平。《别录》微温无毒。得草木群英之精华,合露气以酿成,故其气清和,其味纯甘。施之精神、气血、虚实、寒热、阴阳、内外诸病,罔不相宜。经曰:里不足者,以甘补之。甘为土化,土为万物之母。石蜜具天地间至甘之味,故能安五脏诸不足,及益气补中除众病也。心经有热,则为诸惊痫痉,得甘缓之气则心火降,烦热除,诸惊立痫痉平矣。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故又能止肌中疼痛及口疮也。甘主解毒,故能和百药。甘主入脾,故能养脾气。脾气得所养,而饮食自下,肠

止矣。

简误:石蜜虽称补五脏,益脾胃,然而生者性寒滑,能作泄。大肠气虚完谷不化者,不宜用。呕家、酒家,不宜用。中满蛊胀不宜用。湿热脚气不宜用。生者有小毒尤不宜食。青赤酸者,食之令人心烦。不可与生葱同食害人。若与莴苣同食,令人利下。

《本草蒙筌》:味甘,气平、微温。无毒。益气补中,润燥解毒。养脾胃,却痫,止肠癖,除口疮,心腹卒痛即驱,五脏不足俱补。补阴丸用,取甘缓难化,可达下焦;点眼膏搀,因百花酿成,能生神气。蜜导通大便久闭,蜜浆解虚热骤生。食多亦生诸风,七月忌食生蜜。

《本草乘雅》:其房如脾,谓之蜜脾。俨如胃,形受盛水谷,酝酿以成精血也。甘平色黄,当判入脾,故补中而益中气。盖万物莫不资始于脾,故主诸不足耳。设土大顽颓,则木

无所倚,遂成惊骇痫痉。蜂蜜敦土化用,厚德载物,则上逆下陷之气,旋归于本位矣。安五藏者,安五藏之形。有形归土,脾所司耳。心腹居中,为邪所薄,则右宫不安,安中所以逐邪。未有中不安,而能剪除外侮者。和百药解毒者,以甘性能缓,则无躁暴骠悍之峻。脾藏志,故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总属脾土事耳。

《药性解》: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肺二经。主益气补中,润燥解毒,祛邪定惊,养脾气,除心烦,通便闭,解虚热,疗心疼,悦颜色,和百药,除众病。畏生葱,恶芫花。

按:蜂蜜甘宜归脾,润宜归肺,其用最多,良有百花之精,且取人溺以酿之故也。

《本草备要》:亦名石蜜、岩蜜。补中润燥滑肠。

草木精英,合露气以酿成。生性凉,能清热;熟性温,能补中。甘而和,故解毒;柔而滑,故润燥。甘缓可以去急,故止心腹肌肉疮疡诸痛;甘缓可以和中,故能调营卫,通三焦,除众病,和百药,故丸药多用之。而与甘草同功。止嗽治痢,解毒润肠,最治痢疾,姜汁和服甚佳。明目悦颜。同薤白捣,涂汤之伤,煎炼成胶,通大便秘。乘热纳谷道中,名蜜煎导。然能滑肠,泄泻与中满者忌用。忌葱、鲜莴苣同食。昂按:生葱同蜜食杀人,而莴苣蜜渍点茶者颇多,未见作害,岂腌过则无患乎?抑药忌亦有不尽然者乎?

《本经逢原》:蜂采无毒之花,酝酿而成。生则性凉清热,故能治心腹之邪气;熟则性温补中,安五脏诸不足。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润泽,故能润燥;缓以去急,故能主心腹肌肉疮疡之痛。仲景治阳明结燥,大便不通,用蜜煎导法,取其能通结燥而不伤肠胃也。凡滋补药,俱用炼白蜜丸,取其和脾润肺也。

赤蜜味酸,食之令人心烦,惟降火药用之。白蜜虽补脾肺,然性凉润,脾胃不实,肾气虚滑,及湿热痰滞,胸痞不宽者,咸须忌之。故琼玉膏用糖霜,枳术丸用荷叶裹饭,左金丸用米饮,牛黄丸用蒸饼,黑锡丹用酒曲,磁朱丸用神曲,虎潜丸用酒,香连丸用醋,茸珠丹用红枣,滚痰丸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