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基础知识运用之诗词赏析专项(解释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全国通用).docx

专题05 基础知识运用之诗词赏析专项(解释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全国通用).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

专题05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诗词赏析专项】解析版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下面这首诗中,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

B.第一二句话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寻找高高的塔,听说可以听鸡鸣看日出。

C.作者善借景抒怀,表现自己不畏艰难、年少气盛、抱负不凡的远大政治理想。

D.“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常常被用来比喻奸佞小人或者其他消极事物。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意思是: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

故选B。

2.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B.“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抒发诗人身处幽州台的独特感受。

C.“浮云”一语双关,既指天上飘荡的云彩,又指阻挠诗人变法的奸邪小人。

D.两首诗歌,一首是古体诗,一首是七言绝句,都是登高抒怀的佳作。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A.有误,“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故选A。

3.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前六句无一个“望”字,但都写诗人向岳而“望”,由远及近,从朝到暮。

B.开头两句用设问写出了泰山横跨在齐鲁两地之间,表现了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第五、六两句写出细望所见:山间白云涌现,变幻无穷;归鸟翱翔,投林还巢。

D.结尾两句写的是诗人的登山感受,这一次登顶让年轻诗人乐观积极、豪情满怀。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D.“结尾两句写的是诗人的登山感受”表述错误。“会当”意思是“终当,终要”,这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览盛景的心情。不是写登上泰山的感受,而是希望有朝一日,一定要登顶,俯视天下。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众山的小和高大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故选D。

4.下列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紧扣诗题中的“游”,结构严谨,表现诗人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B.首联中“足”字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颔联道出了世间万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尾联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及乐不思蜀、无意官场的心情。

D.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不仅是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地位。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以诗歌内容的理解。

C.“乐不思蜀,无意官场”在诗中无体现。尾联表达诗人希望自己可以乘月色闲游,夜访村民的意愿。表达了诗人对山西村的恋恋不舍之情及对农村风光的热爱;

故选C。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春。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阴浓”二字,不仅写出树的繁茂,还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这时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B.次句是诗人从视觉角度描写,“入”字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还写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台楼阁的胸怀。

C.诗的后两句,“水晶帘动”写出了微风拂起时水波荡漾,好像水晶帘幕轻轻摆荡的样子。满架蔷薇,又使院中充满了醉人的芬芳。

D.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夏日风光,诗中的绿树、楼台、蔷薇等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在这个漫长的夏日午后百无聊赖的心情。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D.此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勾画了一幅色彩鲜丽、美妙逼真的图画。全诗以写景见长,笔法多变,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鹏城九九李老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虽枯木老朽,仍血气方刚,自嘲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