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天气与气候-2024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docx

专题05 天气与气候-2024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专题05天气与气候

【体系构建】

【重难诠释】

重难点01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0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重难点03等温线图的判读

重难点04“三步法”判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分阶训练】

重难通关练

培优争分练(含新考法、新情境)

重难点01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气候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典例

与气候的关系

阿拉伯人喜穿白色宽大长袍

适应终年炎热的气候

因纽特人穿兽皮缝制的衣服

适应终年严寒的气候

藏族人民穿藏袍

适应高寒、昼夜温差大的气候

中国北方主食为面食,南方主食为大米

南方高温多雨,适合种植水稻;北方降水少,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小麦

中国四川、湖南、贵州的居民喜食辣椒

气候湿热

欧洲西部的居民喜食牛羊肉和乳产品

气候冷湿,适宜发展畜牧业

因纽特人住低矮、无窗户、墙体厚的冰屋

适应终年严寒的气候

西亚、北非厚墙、小窗建筑

适应高温、多风沙的环境

中国陕北居民住窑洞

适应干旱少雨的气候

中国云南和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

适应高温潮湿的气候

中国北方民居墙厚窗小,南方墙薄窗大

北方冬季气温低,能起到防寒保温的作用;南方气温高,能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

中国南方屋顶坡度大,北方坡度小

南方多雨,北方少雨

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南船北马”

南方多雨,河湖众多

沙漠地区的骆驼

适应炎热、干旱、多风沙的气候

“高原之舟”牦牛

适应高寒、缺氧的气候

2.气候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影响农业类型

气候类型

农业类型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种植业、林业、渔业发达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昼夜温差大)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灌溉农业

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光照不足)

畜牧业发达

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河谷农业

②影响农作物种类

地区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东南亚

水稻

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

南亚

水稻、小麦

黄麻、棉花

东北平原

春小麦、水稻

大豆、甜菜

华北平原

冬小麦

花生、棉花

南方地区

水稻

油菜、甘蔗

西北地区

冬小麦

棉花、瓜果

影响作物熟制

温度带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作物熟制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3.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分布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温暖湿润

稀疏区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雨林地区

过于湿热

高纬度地区,高原、山区

终年严寒

重难点0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1)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太阳高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从而导致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3)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2.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1)分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变现最为明显

(2)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3.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1)分布:高山、高原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2)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重难点03等温线图的判读

1.判断高、低温中心:

判断依据

结论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

中心气温比周围低

低温中心

中心气温比周围高

高温中心

2.判断温差大小:

判断依据

结论

等温线密集

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稀疏

气温差别小

3.判断南北半球:

判断依据①

判断依据②

结论

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

等温线较曲折、密集

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等温线较平直、稀疏

南半球

4.判断季节或月份:

已知条件

判断依据

结论

北半球

南半球

同纬度地区大陆和海洋等温线弯曲状况

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6、7、8月

(夏季)

12、1、2月(夏季)

同纬度地区大陆和海洋等温线弯曲状况

陆地气温较低,海洋气温较高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12、1、2月

(冬季)

6、7、8月(冬季)

也可以采用“辅助线法”判读季节或月份,如下图所示:

注: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无论海洋还是陆地,气温低的区域等温线总是“凸”向低纬(赤道),即“低→低”;气温高的区域等温线总是“凸”向高纬(两极),即“高→高”。

【考点思辨】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等温线图的判读”常见考查方向有两种:一是已知季节(月份),判读两地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二是已知两地的海陆位置,判读半球位置和季节(月份)。判读方法如下:

重难点04“三步法”判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月份定球: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最高/低气

温月份

6、7、8月气温最高

气温曲线呈峰型

北半球

12、1、2月气温最高

气温曲线呈谷型

南半球

2.气温定带: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最冷/热月

均温

最冷月均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