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翻译》课件想要文言文翻译“多收三五斗”——文言文翻译必须强化的四个意识1、强化人物意识2、强化语境意识3、强化采分意识4、强化检查意识活动一回顾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2个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句顺。3个标准:信、达、雅6个方法:留、删、换、调、补、变一、文言文翻译最常见的失分点小组讨论:1、发现错误2、归类错误类型词义误译:误译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误译文言虚词?(代词副词介词助词等)句式误译:误译语法关系,忽视句式特点句意误译:?不明感情色彩误译语气用语不规范不懂古代文化常识?不懂文言修辞1.用语不规范?原文:我处其外,君处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北齐书·孟业传》)误译:我掌管江湖,你掌管朝廷,齐心协力,差不多成了!正译:我在朝廷外,您在朝廷内,(我们)同心协力,有希望取得成功啊!严格遵守“直译”的原则,不随意引申、夸张。“直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2.不明感情色彩??原文: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瞻前顾后,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3.误译原句语气??原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误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没有谁能行。??正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误译原句的语气,一是因为对文意(人物思想、情感)理解不透彻,二是对句子的语气不够重视。文言文句子的语气,与现代汉语没有很大的差别,通常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等。我们看句子的语气,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标点符号,如问号,则处理为疑问语气;二是根据文意,在人物对话中,要留意说话人的心理、个性,以及表达目的等。4.漏译省略成分??原文: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郭生》)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5.不懂古代文化常识?原文: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司马迁《鸿门宴》)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正译: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同学们在教材复习和传记类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要留意积累古代官职、地理、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涉及文化常识的译文,可从两个方面检查:一是看自己的翻译是否合乎古代社会的环境;二是看译文是否适合语境,是否合乎情理。6.混淆古今异义??原文: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7.误解词类活用?原文: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上》)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8.误译文言虚词???原文: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要注意积累《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也已经很久了。9.误译语法关系,忽视句式特点??原文: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苏轼《王定国诗集叙》)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使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正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

文档评论(0)

1658576823bd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