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月检测历史试卷.docx

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月检测历史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月检测

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7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该水利系统由自然山体的多段坝体组成,需要长时段的建设施工。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第1页共7页

A.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B.精耕细作农耕技术初显

C.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已经出现D.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

2.述及中国古代重要的赋役制度,唐初,“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唐中后期,“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明嘉隆后行一条鞭法,“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于是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清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上述材料表明()

A.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B.农民赋役负担逐渐减轻

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3.元代,江南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丝织、棉织、榨糖、制茶的手工业者,他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从事的行业世代传习,技术也日益精进。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加速B.粮食生产商品化的发展

C.市镇经济规模的扩大D.手工业生产方式的革新

4.有学者认为,唐代文化呈现出贵族佬的特质,蕴含着诸如华严、天台宗教义等较为深奥繁项、理论色彩浓厚的思想。而宋代时期的新禅宗、理学以及新道教鼎立而三,都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并取代了唐代贵族文化的位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B.宋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C.市民文学成为主流文学形式D.文化转型深受政治经济发展影响

5.1842年《南京条约》签字后,中方向英方发出照会,并开列希望继续善后交涉的12项内容,其中专讲司法问题的第8条提出:“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国办理,内民由内地惩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清政府已经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②清政府主动让渡涉外审判权

③暴露出清政府对国际知识的无知④中国近代外交体系正式确立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甲午之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普遍产生了

第2页共7页

亡国灭种的危机感。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这说明()

A.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B.维新思想因此得到一定传播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清政府的统治难以继续下去

7.北京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时期的皇家祭坛。北洋政府接管社稷坛后,决定将其改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1914年10月,“社稷坛”改名为“中央公园”(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开始接待市民参观。这说明近代中国()

A.城市建设彰显时代进步B.政治革命推动市政建设完善

C.公民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高D.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8.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

A.抵制战争避免惨剧B.借助时事鼓动变革

C.激励民众共御外侮D.以史为鉴呼吁和平

9.1963年,周恩来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