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精选ppt.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理1冬病夏治知识普及开封市中医院肺病科韩圣宾

整理2

一、冬病夏治的涵义

“冬病夏治”疗法,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冬病是指对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这些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夏治”是指选择夏天炎热之季,采用适当中医药疗法予以治疗。

整理3冬病夏治的方法广义: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理疗、穴位贴敷以及中药内服;狭义:穴位贴敷—伏贴。

整理4

整理5

二、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依据

1、理论渊源

理论源于“天人相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

整理6理论基础《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

整理7

人体活动处于长期与自然相应而形成的阳气变化年节律的调控中,故阳虚者,受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的影响,人体阳气处于年节律的峰值,虚阳有欲动而趋于好转之势,体内凝寒之气也因此有易除可能,乘其势而治之,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整理82、冬病夏治”,一方面借助夏季阳气生发,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或阴寒内盛者用温里祛寒药,以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整理9

3、另一方面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到了冬季阳气充足,阴精敛藏而不外泻,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冬病夏治使用最多的是敷贴法。《黄帝内经》记载“桂心炙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即开始使用膏药外敷。

整理10

4.冬病夏治融药疗与理化刺激于一体,多位点调节身体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无内服药的诸多弊端,经济安全,疗效显著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

整理11三、冬病夏治的现代研究

整理121、盛夏人体皮肤血液循环旺盛,汗腺及毛细血管普遍开放,药物吸收快,皮肤给药除了局部作用显著外,还可透过皮肤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整理13

2、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与环境相对湿度有密切的关系,药物敷贴,使局部形成一种汗液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的含水量从5%—10%增至50%,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且一般药物如能通过表皮,都易于被真皮吸收。

整理14

3、研究发现伏天用药与冬季用药对药物在体内产生的作用有明显差别,说明伏天用药药物在经络的作用下,在体内生物效价明显上升。

整理15五、穴位敷贴:

整理16敷贴疗法的历史天灸疗法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间,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而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方法。明代李时珍于公元1518-1593年编《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贴敷疗法,长期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应用,穴位敷贴疗法又称敷灸法、药物灸法。穴位敷贴疗法本于针灸经络穴位治病之理,可达到穴药并用的治疗效果。具体操作是将中药研末,用酒、醋等调制成糊状,敷贴于皮肤穴位之上,药物成分通过皮肤角质层及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吸收入血,随血液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

整理17春秋战国时期贴敷疗法逐步运用于临床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列举了各种贴敷方,有证有方,方法齐备,如治劳损的五养膏,至今有效指导临床实践.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更是收了不少穴位敷贴疗法,如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

整理18为什么要选择在夏季三伏敷贴?“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具体时间选择在夏季三伏是源自“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之说。“伏者”指夏季三伏日;因肺在五行中属金,“金气”指肺脏之经气。此话是说三伏之日,肺脏气血通畅,药物易于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疾患的最好时机。

整理191、穴位敷贴法是通过对穴位的良性刺激使药物持续作用于机体,激发了大脑皮质对植物神经的调节,

2、药物吸收后可改善各组织的功能活动,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体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增强了免疫功能。

整理203、穴位是经络之气交会输注的部位,三伏天人体腠理开泻,此时进行穴位敷贴有利于气血流通,并促使药物随穴入经络归脏腑,以调整机体功能,防治多种疾病。

整理214、身体虚弱,阳气不足,腠理不密,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外邪乘虚侵袭是外因,内外因相合而致病。利用三伏天天气炎热,在局部腧穴上敷以辛温发散之药,以达祛除寒邪,宣通经络,补益人体正气之功效。

整理22六、冬病夏治的作用温经通络、散寒祛湿、温肺化痰、温胃止痛、理气活血、补肾壮阳等扶正祛邪、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整理23七、冬病夏治适应症

整理24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COPD、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SLE、产后风湿症、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软组织风湿病等。

整理253、慢性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腿痛、

文档评论(0)

润哈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广州乾星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101MA5B6X8T7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