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 出塞(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 出塞(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案)

教学内容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通过对古代边塞战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戍卒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英勇,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出塞》这首古诗;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诗歌的画面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想象和表达,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

1.理解并感受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如“长城”、“龙城”、“胡马”等,以及诗人对戍卒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2.体会诗中的韵律美和节奏感,正确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学具:课本、笔、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古代边塞的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朗读诗歌:学生自读、齐读、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和语气,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讲解诗句,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画面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悟诗情: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想象和表达,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培养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5.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6.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板书设计

《出塞》

-王昌龄

-唐代

-长城

-龙城

-胡马

-同情

-和平

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出塞》这首古诗。

2.结合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发挥想象,为《出塞》配一幅插图。

3.搜集并阅读其他有关边塞的诗歌,感受古代边塞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感悟、想象和表达,学生对《出塞》这首古诗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得到了激发,同时也培养了热爱和平、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

需重点关注的细节

在《出塞》这首古诗的教学中,理解并感受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是教学难点,这是学生能否真正领会诗歌内涵,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这个环节上下功夫,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难点。

详细补充和说明

1.意象解析:

-长城:象征着中国的边防,是士兵们戍守边疆、保家卫国的象征。

-龙城:指边塞的重要城池,也是战争的前线,代表着士兵们战斗的地方。

-胡马: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战马,象征着战争和入侵。

2.情感体验:

-同情:诗人对戍卒艰苦生活的同情,体现在对戍卒远离家乡、饱受战争之苦的描写中。

-和平的渴望: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这种情感通过对战争景象的描绘和对士兵英勇的赞扬而得以体现。

3.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长城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城的雄伟,进而理解其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角色扮演:学生模拟戍卒,体验他们守卫边疆的心情,通过角色扮演来感受诗人的同情之情。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和平的渴望”这一主题的理解,促进学生间的思想碰撞和情感共鸣。

4.教学策略:

-联系实际:将诗歌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如讨论现代社会中如何维护和平、尊重军人等问题。

-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理解诗人为何在描绘战争的同时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跨学科学习:结合历史知识,介绍古代边塞战争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5.评价方式:

-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讨论交流和课后作业来评价他们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自我反思: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自我反思,记录下自己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体会,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困惑。

通过上述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出塞》这首古诗的意象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文化背景的融入:

-在讲解《出塞》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唐代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边疆状况和战争频发的原因。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中戍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律师通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律师证持证人

致力于提供个人合伙、股权投资、股权激励、私募、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的专业法律服务。包括起草法律文件、提供法律咨询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12日上传了律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