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融业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技术研究报告.pdf

2023金融业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技术研究报告.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金融业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技术

研究报告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2023年5月

金融业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技术研究报告

目录

前言1

一、隐私计算互联互通当前发展情况3

(一)发展背景及意义3

(二)行业驱动力5

(三)难点与挑战6

(四)金融行业探索实践7

二、金融业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框架设计13

(一)框架设计考量因素13

(二)总体框架设计16

(三)框架组成解析17

(四)框架功能特色20

三、互联互通技术分解研究22

(一)管理面元素与接口研究23

(二)流程调度接口与算法容器加载研究26

(三)安全算子接口与服务化研究31

(四)传输接口与报文研究34

(五)异构算法协议研究37

(六)TEE互联互通技术研究44

四、互联互通关键技术点攻关49

(一)管理面最小必要元素设计50

VI

金融业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技术研究报告

(二)多方资源访问控制协同策略56

(三)DAGCONF的通用化设计63

(四)流程调度互通设计69

(五)组件容器化加载方案76

(六)基于最小化约束的算法容器设计83

(七)隐私计算安全算子服务设计87

(八)传输层同步异步兼容设计96

(九)异构平台开放算法协议设计101

(十)TEE统一远程证明流程设计107

五、隐私计算互联互通生态展望115

(一)生态建设目标115

(二)生态蓝图116

(三)生态主要建设路径126

六、总结与建议135

(一)总结135

(二)发展展望136

(三)政策建议137

附录:重要术语140

参考文献141

VII

金融业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技术研究报告

前言

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

[1]

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要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

用,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并支持有条件的部门、行业加快突破数据可

信流通、安全治理等关键技术。数据要素的发展催生了隐私计算的繁荣,

随着近几年隐私计算行业的快速兴起,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执

行环境等隐私计算技术逐步从试点走向了商用。然而,各家厂商的隐私计

算平台往往根据各自需要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架构和算法协议,使得各平台

实现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导致了各平台间难以直接互联互通。这种情况不

仅造成各机构厂商系统的重复建设和运营成本的浪费,还间接形成了数据

要素流通的技术壁垒,使隐私计算连接的“数据孤岛”开始转变成“技术

孤岛”。

隐私计算跨平台互联互通能够有效解决“技术孤岛”问题,有助于促

进数据要素跨平台高效流通。为进一步加快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技术发展,

推动行业级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方案及实施路线制定,在北京金融科技产业

联盟(简称“金科联盟”)指导下,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在内的主要金

融机构、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隐私计算开源社区和检测

认证机构共同启动了隐私计算互联互通(以下简称“互联互通”)的课题

工作。此次课题的组织,旨在完成行业级互联互通框架研制、关键技术研

究及规范编制工作,本报告内容属于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汇总体现。

1

文档评论(0)

如此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