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河畔酒店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1. 1、本文档共2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阳朔河畔度假酒店有限公司阳朔河畔酒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l

前言

阳朔河畔酒店位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高田镇潘庄遇龙河畔,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0°13~110°40,北纬2438~25°04。具体位置位于阳荔公路工农桥遇龙河上游段

两侧。项目占地面积为168000m3,建筑面积35611.5m3,总投资为8766.85万元。

本项目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发展特色旅游业的良好机遇,以高标准、高起点、星级化、精品化、大手笔、大市场为总的开发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驱动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客源市场为依托,以主题特色为竞争力,以建设精品为重点,以人性化、文化为核心理念,强调区域联动和空间一体化,重点完善、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逐步把该项目建设成主题鲜明、个性突出、文化性强、服

务管理一流、环境优雅的大型酒店。

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桂林市信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等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本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此,项目业主广西阳朔河畔酒店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委托桂林工学院高技术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921号)承担这项工作。接受任务后,评价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调研、资料收集等工作,并在阳朔县发展计划局、环保局等单位的协助下,组织人员完成现场踏勘,在收集资料和可研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其他有

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出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者

2007年2月

1

1总则

1.1立项背景

阳朔河畔酒店的选址位于世界旅游名县—广西桂林阳朔月亮山景区内,其作为阳

朔县的少数几家五星级酒店之一,是阳朔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结果。

(一)项目地宏观背景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游客游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等诸方面内容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其它相关行业和产业的支持,同时它的发展也促进了这些相关行业和产业的支持,同时它的发展也促进了这些相关行业的良性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带动面最广、创汇最多的“朝阳”产业。据WTTC/WEFA组织预测,从2000年到2010年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产值将占世界GDP总值的11.7%,并提供2-2.55亿个就业机会,旅游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21世纪

将是旅游业走向辉煌的世纪。

广西是华南走向西南的通道,也是中国走向东盟的门户。这一突出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广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可以充分运用区内外、国外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扩大广西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加快地区经济发展。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广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将进一步提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廉价劳动力,将吸引更多国内企业直接到广西投资,更多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的产业转移。而且,博览会的举办,也使国外众多企业认识到广西在中国——东盟资源贸易区的重要性,而桂林是广西旅游业的龙头,对于发展广西的旅游业意义重大,为广西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2004年,中国公民到东盟国家旅游人数已超过150万人,同比增长30%,中国与东盟在旅游领域的合作已经不断加深,特别是东盟与中国旅游部长《振兴旅游业北京宣言》的联合发表,预示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旅游将迎来更大更快的发展。为加快与东盟旅游资源整合,广西正加快构筑广西越南东盟旅游网络体系,建设旅游大通道、旅游经济产业带,使东盟成为广西最主要的境外旅游客源地和重要的

旅游旅游协作区域,将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和提升。

随着广西加入“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以借助大珠三角这个火车头的牵引,在资源、产业、市场等方面与其他省区合作,开拓新领域、新途径、新空间,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地理上又彼此毗邻,大珠三角拥有开放区域旅游资源的资金、技术和与国际接轨的运作方式。建立和健全旅游合作机制,加快制定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加大旅游市场拓展、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的合作力度,共同建立区域性的旅游网络和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合作,培

育区域大旅游。

2

(二)项目地微观背景

阳朔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旅游发展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旅游效益,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5年旅游收入5.51亿元,与2000年的1.85亿元相比,增加3.66亿元。财政收入达1.33亿元,与2000年的0.699亿元相比,增加0.631亿元。2005年,阳朔接待游客353.5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达63.8万人次,住宿游

文档评论(0)

wlfdw_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