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致敬10大五四人物,重温百句经典言论.pdfVIP

五四:致敬10大五四人物,重温百句经典言论.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热点素材|五四:致敬10大五四人物,重温百句

经典言论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对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

五四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

明天是五四青年节,老师为大家精选了100条经典语录,让我们重温五四精神。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男,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

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

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

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1、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3、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4、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

振。

5、国家可亡,国史不可亡。

6、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

由,毋宁死耳。

7、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

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点评

陈寅恪学贯中西,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是中

国现代历史上百年难见的人物。

陈寅恪早年在海外求学,不问名位文凭,学识渊博,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

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

民国十八年(1929年),陈寅恪在为王国维所写的碑文中提出了“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完整体现了“五四精神”,可以作为我们读书、求知最好的座右

铭,也是教育培养人才应当遵循的原则。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

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

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2、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3、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4、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

可不戒,不可不勉。

5、择交是最要紧的事,宜慎重留意,不可和轻浮的人多亲近。

6、天下事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7、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8、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9、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10、人之生也,其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11、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12、年轻人啊,你一定一定要很努力,但千万千万别心急。

13、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点评

梁启超曾公车上书,掀起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可以说,

是梁启超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以《新青年》为旗帜的一代新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他们都受到过梁启

超的影响,所以说他是“新思想”的启蒙者。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

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

人,祖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

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2、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

育。

3、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

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

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4、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历

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

导之下自动地研究学问。

5、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6、学生在学校内,既要有活泼进取的精神,又要有坚实耐烦的精神。有第一种

精神,所以有发明、有创造。有第二种精神,利害不为动,牵制有不受,专心

一志,为发明创造的预备。

7、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

文档评论(0)

techinf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