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十六字令.docx

教案十六字令.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三首小令。

3、想象这三首小令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体会诗人咏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不已。”古有曹操的一曲《龟虽寿》,壮志凌云,尽显其英雄本色。今有毛泽东,挥笔写就《十六字令三首》。其不拔之志,豪气冲天,可与之抗衡。

读准字音,读出韵味,读懂词意

(一)读准字音

1、知道什么是“十六字令”么?

教案十六字令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课件出示)“令”是词的一种,16—58字的词称为“小令”,59—90字的词称为“中调”,91字以上词称为“长调”。“十六字令”是词牌名,指每首小令由十六个字组成。(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解题)

2、大声朗读《十六字令三首》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其他同学在心里跟着读。

4、说一说,在朗读时应注意哪些字的读音?(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齐读这些字及所在的句子。

教案十六字令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二)再读,发现格律,读出韵味

1、师:字音读准了,怎样能够读得更有味道呢?请大家把这三首小令放在一起仔细观察一下,除了每首小令共有十六个字,你还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每一首都以“山”开头,读这个字时,我觉得应该用赞美的语气。

生2:每首词都是长短句相结合的,节奏鲜明。

生3:每首词都很押韵,韵脚是“an”。(指出押韵的字)

师:按照你们所发现的格律,我来读一读,并请大家为我的朗读作出评价。

2、指名评价并试读、齐读。

3、默读,结合注释,读懂词意。

师: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自然就懂一些了,现在,请大家结合书后的注释,说一说三首小令的大概意思,如果愿意也可以把你的理解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

4、指名汇报

教案十六字令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三、感受山的形象,人的形象,读成一幅画

教案十六字令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都说“诗中有画”毛泽东的这三首小令画面感特别强,请你结合我们从小令中读出的词,再仔细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生描绘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师提示:说一说是哪个词或者哪句话给你这种印象,启发你想想到这样的画面。引导生抓住“离天三尺三”中“三尺三”这一数字及夸张的修辞方法,体会山的高大、巍峨、峻峭;

师:离天真的只有“三尺三”么?引导学生理解夸张的修辞方法,这不仅仅是写高山仰止,气势磅礴,而是衬托诗人慷慨豪迈之情。

(课件出示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联系民谣体会山高到了难以翻越的程度。板书;翻越难。

师:山是如此之高,翻越如此艰难。既然民谣中说“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文中为何要写成“快马加鞭未下鞍”呢?深入理解写作背景。

教案十六字令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一个“未”字,表现出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而这一句也描绘出红军战马奔腾穿山而过的英姿,而不是民谣中的屈服于山,下得马来。板书:勇往直前意志坚定

教案十六字令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

师:如果你也是红军队伍中的一员,看到如此高峻的群山,你会怎样读?(齐读)

2、第2首小令。

生:描绘画面,有感情地读第二首小令。引导学生关注“海”“江”“澜”

师:写山的小令为什么用了这么多带三点水的字?

引导学生体会到,诗人化静为动的艺术夸张,把层峦起伏的千山万岭写活了,写出了山磅礴的气势,雄浑的力量;联系上下文“快马加鞭未下鞍”,体会静态的山在诗人毛泽东眼中动了起来,侧峦起伏的千山万岭仿佛“倒海翻江卷巨澜”静态的山,在诗人的笔下写活了!

师:从“奔腾急,万马战犹酣”你读懂了什么?

抓“酣”,体会红军征战的酣畅。透过“酣”字,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英勇

教案十六字令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胜仗连连的资料,联系资料,谈对“万马战犹酣”的理解,带着这种体会有感情的读第二首小令。

教案十六字令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

师:红军长征锋芒所向,锐不可当。女同学们,让我们用声音描绘红军英勇的战斗的雄壮场面吧,读“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男孩子们让红军奋勇杀敌的精神再现吧,读“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3、第3首小令

生描绘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结合“拄”,体会山的坚固陡峭,象征着红军战士顶天立地的形象,他们就像这锐利的山峰一样,无坚不摧,又像这雄伟的高峰可擎欲堕之天,他们是我们民族的中流砥柱擎起了中华民族和平的蓝天。板书:砥柱?擎天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他们那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讲解诗人咏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师梳理板书: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文档评论(0)

扈三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教育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